四川在线 2021年10月22日
到2025年、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呈现出怎样的格局和面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这份提纲挈领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定位: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锚定战略定位,“两中心两地”怎么建?
关键词:提能
提升“三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按照《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重庆20余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州,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约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
从经济体量和人口总量来看,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占到了整个西部地区的30%,是当之无愧的西部经济中心。面向未来,新目标已锁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这意味着国家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说,在“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中,“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排在首位,也体现出核心目标的地位。
“经济中心不仅是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高代表,也是改革开放沟通国内、国际资源的重要桥梁和门户。”新时代省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要聚焦提升“三力”,即提升引领力、集聚力和辐射力。
研究报告认为,引领力,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水平。集聚力,体现在城市引力、服务能力等。辐射力,则指向对外开放。对标世界级城市群标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仅是标准的40%,人均GDP仅为标准的30%。在全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体量、人均GDP也排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之后。提升经济能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实现?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曾给出答案:“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柱,以现代城镇体系为载体,以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努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与《规划纲要》给出的实施路径,十分吻合。
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关键。《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制造业产业布局、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要打好特色牌,强链补链延链。”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朱家德说,在协同上,两地已成立川渝制造业协同发展专项工作组,加快推进产业协作,先后签订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能源运行保障、汽车、电子信息等多个专项工作协议,推动两地产业链融合互补。目前,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已提升至80%以上。助力川渝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两地还联合选定了20个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
支撑经济中心建设的,是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纲要》提出“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开放通道,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前不久,备受关注的成渝中线高铁获得开工许可。这条高铁不仅将刷新成渝间的空间新距离,未来更将成为沿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通外联将更高效。此外,天府国际机场高标准建成投运、四川启动省内民用运输机场整合等,也都是两地“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集群”支撑经济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创新
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动力
“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认为,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需要借助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盛毅说。
《规划纲要》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作为共建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开发,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引导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
“创新资源本身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集聚性,”负责主持了多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课题的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洪萍认为,要打造原始创新集群,首先应该整合成渝地区科创资源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当前最重要的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前瞻部署前沿基础研究,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具体行动,已落地开展。共筑科技创新“一座城”,川渝两地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5月底,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0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关系当下、关乎长远的基础科学项目和协同创新平台。
更多科技合作也在向前推进。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川渝合作共建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科技创新项目稳步推进。在人才上,川渝已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两地还共同设立了50亿元科创母基金。
用改革破障碍,向改革要红利,《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明确要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研体制、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
近一段时间,川渝两地以市场化为原则,推动两省市相关企业采取共同出资、互相持股等模式促进港口、班列等资源整合、高效运营的新消息不断。9月2日,川渝两地港航物流龙头企业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和四川省港投集团,携手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共同发展集装箱航运、港口和航运配套业务。9月8日,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与成都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无水港,并推动双港联动发展。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支持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地率先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等。
川渝高竹新区,就是这一背景下的新产物。年初,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发布批复文件,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该新区涉及重庆市渝北区124平方公里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138平方公里。杨继瑞说,作为目前川渝两省市批准率先启动建设的唯一一个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尤其是毗邻地区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安逸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访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两地两中心”的战略定位中,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最终落脚点。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代名词。”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说,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内涵是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关系,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规划纲要》明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中发挥示范作用,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大幅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和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城市群。
高品质宜居地首先是绿色生态之地。盛毅说,川渝地脉相连、水系相通、人缘相亲,共处长江上游,境内干流长度占整个长江干流长度的39.37%,肩负着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携手共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近年来,成渝两地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向未来,仍面临不少挑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进一步深化、完善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就是努力方向之一。
高品质宜居地也应是城乡融合发展之地。杨继瑞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只是做大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还要通过双城带动,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美丽的高品质城市群,实现整个区域“水涨船高”。
高品质宜居地更应是开放共享之地。盛毅说,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多元,不仅仅是期盼城乡面貌的“高颜值”,更要求在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也要求建设高品质宜居地,要紧紧围绕是否能解决好人的实际需要,更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来推进。
“当然,这需要一个提升过程。”在他看来,目前,两地紧紧围绕提高要素流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开展联合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各地各部门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合作经验,不断创新探索,为西部乃至全国贡献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的“成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