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全貌。
农家小院。
■ 记者 田杰 马建华 文/图
持续了一夜的暴雨终于在第二天早上骤停了。10月6日一大早,九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雷春带上记者前往华丘村采访。出九龙县城,汽车在坑洼不平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绿树成荫、云雾缭绕中的藏寨出现在记者眼前,经过昨晚暴雨的洗礼,华丘村显得干净、整洁,空气被洗过一样,湿润伴有泥土的芳香。阳光顽强地透过云层,照亮了山寨,照亮了村民们一天新的生活。
经过近两公里的山路后,宽敞平整的通村水泥路蜿蜒曲折地通向家家户户,村庄宁静优美。记者打开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汽车停在呷尔镇文化站站长、华丘村驻村干部王长生的家门口。
因多次采访王长生,记者和王长生算是老朋友了,几句寒暄之后,记者夸王长生的楼房修得气派。男女厕所和卫生间都是独立的,院子里纤尘不染。王长生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
“我们这个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修了沼气池。水泥路通村连户了。我们的通村水泥路建设标准很高,4.5米宽,弯道处达到了6米,会车没有问题。如果把通村连户路加上,一共有40公里。”王长生告诉记者,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村民衣服都要穿得干净一些,过去是土路,路面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子看起来脏兮兮的。
“我们村有三个组,488户,1982人。2012年启动通村连户路建设,还有最后13公里,到明年就可以全部建成。”王长生介绍村里的情况不加思索。
在新农村建设中,华丘村提升改造380户,新建108户。“水泥路通了,房屋外观漂亮了,尤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野花,山花烂漫。山村美景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作为文化人,王长生像诗人一样,表现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真是人间仙境。”记者从王长生家里出来,听见来自成都和重庆的游客赞叹声不绝。他们用“长枪短炮”对准迷人的村庄按下快门,把美景带回家,向亲戚朋友炫耀,他们曾经来过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
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大地。村民们正在秋收玉米,田野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记者不由得按动相机快门,留下一组组难忘幸福的瞬间。
正在秋收的村民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路通了,房子风貌统一了,华丘村目前已总体越温脱贫,总投资超过千万元的新村建设已让488户1982名华丘村民心中燃起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李顺成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他每天都要坚持看电视新闻。他告诉记者:“我关心新闻,并不是猪鼻子插葱——装象。不是脑壳发热,想冒充什么文化人。我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种庄稼、找致富门路,靠老办法不行了。现在国家有这么多惠农政策,不看新闻怎么行。电视里经常播放其它地方发展产业的新闻,虽然我不能照抄照搬,但他们的很多做法对我的触动很大。”
华丘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措母扯山坳里,虽然距县城只有7公里,但交通条件很差,村民出行很困难。长期以来,村民们过着半农半牧的自给自足生活,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几乎没有其它增收渠道,脱贫致富的梦想更是遥不可及。
该县实施新农村建设后,华丘村实现了由贫穷到富裕的华丽蜕变。
“华丘村离县城很近,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合发展现代农牧业,我们将采取种养一体、农林一体、林药一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品种蔬菜和养殖牦牛、藏猪、野山鸡、黄牛等畜类,并成立了华丘富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长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从龙泉驿引进的7万株1200亩的水蜜桃基地已初具规模,成活率高达80%以上;3000亩中藏药材基地已纳入扶贫规划项目,并即将实施;……有了好思路,有了好政策,有了好项目,村民们劲头十足!目前,我们正着眼‘春来花开满园、冬季绿色成荫、秋季花果飘香、树在房前后、房在树林中、鸡犬百鸟共鸣、乡土气息浓郁’的规划目标,力求在三年内将华丘村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高原碧水风情村、和谐发展示范村、文明幸福样板村和九龙县城后花园。到那时,乡村旅游将成为 华丘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镇驻村干部王长生信心百倍地说。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新盖的“别墅”式楼房屋顶上都安装了电视“锅盖”,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98%的村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华丘村的面貌正在改变,华丘村民们描绘着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产业兴,家业兴,一副群众安居乐业、乡村人居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画面正在成为现实。
“2011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近5800元,2012年一下子增加到了6500多元。”面对记者的提问,村主任李鸿民如数家珍。
以前,当李鸿民想把一些国家政策告诉大家时,很多人都漠不关心;而现在,这个小山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愿意听他讲“国家大事”。
“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就是力争到2020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村支书胡朋错激动地告诉记者。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把产业结构调整过来,依靠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村民的收入无法增加。因此,我们在头脑活络,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村民中,实施一些致富项目,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村的产业发展。”胡朋错说。今年,村里 种植了30亩药材、50亩蔬菜大棚,专业养殖户30户,其中牦牛最多的达到200头。虽然数量不多,但村民们已经从产业结构调整中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