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陈波)针对年轻干部思想多元化、学历高能力不强、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吃苦精神不够、不通本地语言等突出问题,白玉县试水探路,强力推行“四个锻练”,精心制定培养方案,促使年轻干部“破茧成碟”。
基层锻炼“墩好苗”,一线培养“续航力”。结合“五好干部”标准和藏区实际,统筹提出习惯走乡道的“胶鞋”干部、善于蹲田头的“草帽”干部、乐于串农户的“水壶”干部、喜欢交朋友的“清茶”干部、甘于共劳动的“马褡子”干部和善于谋发展的“坝坝会”干部标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村进户进寺庙,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历风雨、磨砺品质、打牢基础,增长才干。将乡村、寺庙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第一线,选派的158名村社“第一书记”中年轻干部就有109名,占69%,在引领任职村抓党建、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中注入青春活力,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经过“接地气”的实践锻炼,下派年轻干部与农牧民群众、寺僧亲密接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6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22件,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多了,藏语口语水平提高了,打牢夯实了“作宰相”“当将军”的基础。
反向锻炼“补劣势”,广度培养“挑重担”。以公开遴选的35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示范,针对年轻干部不同特点,将不善言辞的6名年轻干部抽派到窗口服务部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将写作能力欠缺的14名年轻干部分批抽派到文秘工作岗位跟班学习,切实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将只愿做“大事”以期出“大成绩”的4名年轻干部抽派到财务、审计等细致工作岗位,锻炼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将基层经验缺乏的41名年轻干部抽派到乡镇一线驻乡蹲点,零距离了解群众所需所盼,零距离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在县委党校每月举办1期藏语口语培训班,提升年轻干部与民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反向锻炼,一批年轻干部做出了经得起“围观”的实绩,25名年轻干部纳入重点培养对象,求细、求实、求恒工作作风蔚然成风。
送出锻炼“开眼界”,重点培养“补好钙”。科学建立年轻干部外出考察锻炼长效机制,每年落实60万元经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外出学习考察。今年,共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浙江挂职锻炼、153名年轻干部人才到省内和成都市武侯区和崇州市挂职学习。选派科级年轻干部100名、一般年轻干部62名到北京、山东、上海和省州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学习,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悟改革发展新成果,体念焦裕禄、毕世祥、菊美多吉等先进人物典型的党性修养和个人品格,及时注入“正能量”。以年轻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对象,与成都市武侯区和崇州市签订5年对口援助框架协议,建立互派干部人才挂职锻炼长效机制,争取用3-5年时间,让年轻干部人才全部到内地学习锻炼一次,学习借鉴内地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多岗锻炼“育全才”,精细培养“促成长”。建立年轻干部定期交流机制,以3个月至1年为时间界限,加大年轻干部县级机关交流、县乡交流、乡乡交流力度,尤其是加大年轻副科级干部交流力度,多岗锻炼优秀年轻干部强素质、提能力、促成长。今年,调整年轻干部133人,提任56人,占42%,县内交流干部93人。各单位将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1至3个月为时间界限,指派年轻干部轮岗锻炼,全面了解本单位工作情况,做出成绩,做好表率。多岗锻炼后,年轻干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改进了作风,对基层更加熟悉,对群众感情更加深厚,掌握的第一手情况更加真实,避免长期在某一岗位任职而容易造成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弊端。
通过四项锻炼,一大批“政治上强”、“工作上行”、“思路上新”、“形象上好”的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在基层的大熔炉里取得真经,练成真功夫,成为基层工作“多面手”,“破茧成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