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从游牧到定居的千年跨越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15日

——省级示范点雅江县红龙乡曲热牧民定居点走笔
    ■ 纳尔布 文/图
    位于雅江县江西片区,红龙乡政府驻地的曲热牧民定居点,是四川省2009年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省级示范点之一,距县城99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2012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定居牧户达284户,占全乡定居牧户总数的44%。
    为确保广大定居牧民能够真正“住得下、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切实从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改变成永久定居的生活方式,需要同步跟进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为此,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并相继出台了涵盖服务管理机构、公共设施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内容的针对性强、可具操作的《四川省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并予以强力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建管并重
    为吸引更多牧民群众在省级示范点定居,扩大省级示范点定居规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最大覆盖,雅江县实现了“二三四”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在每户建房面积100平方米,家家有围墙院落、户户有燃料棚圈的基础上,对公共设施按照 “二中心、三到位、四到户”的目标进行了建设。“二中心”:即建设一个1012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建设一个38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内设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图书室、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室、村卫生室、广播站、警务室、纠纷调解室,设立规范的国旗升降杆和规范的村两委会标牌,并配套标准篮球场等室内外健身设施;“三到位”:主干道路灯到位、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到位、内外环境打造到位;“四到户”:供电线路到户、通讯网络到户、卫星电视到户、道路交通到户。与此同时,成立了由乡党委政府领导和所涉村委会组成联席会议,共同对定居点进行管理。
    党政领导、牧民主体、社会协同
    雅江县进一步整合政府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在红龙乡政府设置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定居点牧民办事。同时,结合定居点实际,培育并逐步发展有利于定居点和谐稳定的经合组织、互助组织、文体组织等社会组织,并将其纳入常规化管理。按照社区化管理模式,统一编制定居点牧户门牌,对已定居的牧民,以定居点为常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并以红龙乡中心完小师资为主要力量,积极开展定居点青少年文体活动,积极协调县文体广电局组织艺术团队和民族艺术表演团体到定居点巡回演出;以红龙乡卫生院为载体,积极协调县卫生部门和县医院,加强医疗巡诊,推进“流动医疗”服务,保障定居牧民“病有所医”,加强定居点包虫病、大骨节病、结核病等地方病、传染病的综合防控和医疗废物管理,严防定居后人群、人畜之间发生重大传染疫情。
    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和谐共建
    以村两委会为责任主体,结合定居点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环境卫生管理。以50户为标准在定居点设置环境卫生公益岗位,岗位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明确公共卫生区域及卫生公益岗位人员职责,并按照“村集中、乡收集、县处理”的要求,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以《村规民约》的形式,严禁在定居点内敞养畜禽,确保家庭内部及庭院清洁;严禁在庭院、绿地内堆放生活垃圾、确保柴草、农具及其它废旧物资堆放齐整;严禁在定居点公路干道及入户路面堆放建材及其它障碍物,确保定居点道路畅通;严禁在定居点自由散发小广告、张贴启事和涂鸦行为;严禁在定居点内违章搭建等。通过创新举措,定居牧民参与定居点管理的热情很高,为有效维护定居点环境卫生奠定了基础。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促进增收
   牧民定居后促进增收问题一直是该乡党委政府考虑的重点问题,也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定居牧民中选择最贫困的10户家庭作为示范户,帮助他们开办“小卖部”、“牧家乐”、“牧家旅馆”等促进增收;结合该乡高寒纯牧区特点和地处国道318沿线的区位优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发展了一批牧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及配套服务业,促进牧民增收;拟定以定居牧民自筹资金为主,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为辅,引进技术,开办了一个牦牛肉加工批发合作社,促进牧民实现多元增收。
    红龙乡牧民定居点的建成,使该乡广大牧民群众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定居梦。
 
  • 上一篇:理塘县专项整治行动成效初显
  • 下一篇:康定县党史第一卷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