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爱撒贫困乡亲——记泸定县检察院检察长鲜丽

《甘孜日报》    2015年01月06日

 

鲜丽与付建的母亲谈心。
 
    ■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2011年11月13日,鲜丽经过两天的山路颠簸,从得荣县来到泸定检察院工作。站在惊涛拍岸的大渡河边,她坚定地告诉自己,要传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在泸定,她开始了检察生涯新的长征。
    她把群众当家人
    金华村的龚亚丽一家,开启了她工作中的多个第一次。2011年12月的一个寒冷冬日,鲜丽到金华村走访群众时,一位大妈“扑通”一声跪在了她的面前,十分悲痛地说:“救救我们吧,我们这个家快完了……”鲜丽急忙把她扶起来,安慰她说:“大妈,请起来,有事慢慢说。”随后,在与大妈的交谈中得知,她和老伴都年过七十,儿媳因病去世,孙女患脑瘤,孙儿也有病,而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老人的儿子外出打工,帮人开车因交通肇事被逮捕,一家人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
    第一次直面老人下跪,老人的泪水犹如滴在了她的心头。第二天一大早,鲜丽就给案发地的检察院打电话,了解老人儿子的案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申请宽大处理;同时,迅速发动干警开展爱心帮扶,让老人一家在最短时间内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希望。
    老人的孙女小亚丽身患脑瘤,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耳聋,但她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听闻家中变故,一度产生了辍学的念头。为鼓励亚丽学习,鲜丽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她家,用笔谈的方式和她交流,无声的对话常常写满10几页纸。她还和成都363医院取得联系,让她接受检查和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去年的高考中,小亚丽考上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拿到通知书时,小亚丽紧紧地抱着鲜丽,眼泪不停地流,很少说话的她,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大声地喊出了“鲜妈妈,鲜妈妈……”那一刻,鲜丽的泪水止不住流下来。
    老人的儿子出狱后,看到家里在县检察院的帮助下,一切都还好好的,将一面绣有“危难之中伸援手,解救百姓尽职责”的锦旗和一封亲笔写的感谢信送到鲜丽手中。并拉着鲜丽的手说:“鲜检,这辈子,你们检察院就是我们龚家最大的恩人。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鲜丽和干警第一次走进胡建家时,眼前的情景让她心酸落泪。父子俩对生活毫无计划,吃了上顿没下顿,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四面通风的破木板房里。加之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本就破落不堪的房子,更是摇摇欲坠,已无法居住和生活。鲜丽决定帮助父子俩重建家园。在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难以挽救的家庭。
   随后,她积极与乡政府联系,争取多方支持;指定一名干警,全程参与房屋的设计与建设;号召全院干警,进行爱心捐助。组织部分干警利用下乡和双休日义务劳动,出工出力。当地村民在干警们的感召下,自发地加入劳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建成了120多平方米的房屋,圆了父子俩期盼已久而自己又无法实现的梦想。
   在房子建成后,父子俩还利用农闲时节将外出打工挣来的钱,规划着新房的装修。有了家,离家出走十多年的母亲回来了。老人拉着鲜丽的手说:“是你们为我撑起了这个家,这些年是我抛下了他们。以后,我们一定好好过日子。”
    让法律走进群众心中
   泸定县由于重大项目建设增多,涉及移民拆迁安置范围广,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移民库区所在的咱里村,是有名的“闹事”村,非法阻工阻路现象时有发生,一度时期,干群关系十分紧张。2012年,咱里村村民非法阻工阻路,打伤执法人员,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移送审查起诉。
    在该案办理中,鲜丽带着干警多次到村里了解情况、走访村民,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对当事人做出了不起诉决定,但为了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她决定到咱里村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现场会。
    村支书吃惊地说:“你真是胆大呦,敢到我们村召开现场会,这是好多年都没有的事,我真怕现场出什么事,不好收场啊。”
    经过周密安排,现场会在村里顺利召开。当事人进行“现身说法”,鲜丽结合该案开展“以案说法”,教育村民必须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不得以身试法,并现场为百余名群众解答了疑惑。会后,突然下起了大雨,当事人母女递来一把雨伞。小姑娘感激地说:“谢谢你给了我妈妈一次机会,让我们一家人有了生活的希望!”
   自从那次现场会召开后,咱里村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非法阻工阻路的事。
   孤儿眼中的鲜妈妈
    在群众工作中,鲜丽40余篇、3万多字的民情日记传递出一份对老百姓的责任和挂念。
    14岁孤儿刘有银,是鲜丽“结对认亲”中认识的儿子。见到他时,他身穿一件破旧的衣服,脚穿一双烂拖鞋,房间里堆满脏旧凌乱的衣服,遍地是撒落的纸片,撕破的书本,阴暗潮湿的屋里散发着阵阵霉臭味。鲜丽对孩子说:“孩子,我是你的爱心妈妈,今后有啥事给我说,我们共同交流。”但孩子却低着头始终一言不发。看到这样的场景,她立即同干警一道给他整理房间,清理杂物,找来报纸给他墙糊,又赶回城里买了新的被褥、衣服给他换上,让孩子有了家的温暖。
    孩子由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因缺少关爱,养成了一些坏毛病,逃学、上网、甚至还小偷小摸,教育帮助这个儿子的难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芦山地震发生后,鲜丽冒着余震的危险,顶着烈日赶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山崖寻找,终于在一木棚中找到了他。为了管好孩子,她常去学校与老师交换意见,去家里给他辅导功课,经过耐心的开导,渐渐地,孩子变得懂事开朗了起来。为了彻底解决孩子的抚养和监管问题,鲜丽多次与他远嫁乐山的母亲取得联系,讲明遗弃孩子的危害和后果,前年9月,孩子终于回到了离别10年的母亲身边。国庆节之际孩子给鲜丽打来电话说:“鲜妈妈,是你帮我找到了妈妈,但你永远都是我的鲜妈妈!
    因工作繁忙、照顾孩子有困难,鲜丽让孩子从小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重庆铜梁老家。父母说,经过几次工作变动,你工作的地方离老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但你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一年就一次、两次。每当听到父母和孩子生病时,鲜丽也只能在煎熬和等待中守着冰冷的电话,只为听到一句平安的消息。
    作为女儿,鲜丽很少能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作为母亲,她甚至没有陪孩子去过一次公园;作为妻子,她更是有太多、太多的愧歉。鲜丽先后在新龙、得荣等地工作,丈夫为了支持她,放弃过多次提拔晋升的机会,成了她的“随迁家属”,一直默默地、无怨无悔地陪伴她、支持她、鼓励她。
    在基层从事检察工作11年来,鲜丽常常忽略自己的性别。坚持同干警们一起昼夜奋战,翻山越岭找抓逃犯、找证人。在一次办案途中,由于高原道路崎岖,加之路面暗冰覆盖,车子不慎翻下山沟,她的左边锁骨的伤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以致落下了终身残疾,至今左臂也不能做大幅度的运动。
 
 
  • 上一篇:道孚整顿软弱基层党组织
  • 下一篇:道孚县宣战“庸懒散浮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