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兵哥哥”和他的“团结包子”

《甘孜日报》    2015年01月12日

■ 丹增平措 白娟 张琪 王川
  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人口的95%为藏族,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虽然走到这里算是离开了西藏境内,但当地的人文气息和高原地貌基本与藏东康区相似,特别是“巴塘弦子”与“芒康弦子”齐名,所以,巴塘也被称为“弦子的故乡”。
  对我们从西藏走出的人来讲,在这个并没有太多生疏感的异地他乡,我们结识了一位令人“熟悉亲切”的兵站干部、巴塘兵站的“名人”——张庆。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张庆来自安徽,1994年入伍当兵,随后考入军校,毕业后一直在川藏线各兵站工作。长年在川藏线藏区工作的经历,使雪域高原已经成为他无法割舍的第二故乡,藏族同胞也已是他至爱的亲人。
  2003年,他和本地藏族姑娘扎西志玛步入婚姻殿堂,结为一个新家庭。
  张庆性格热情、直爽,虽然嘴里说的是普通话,但他的言谈举止却酷似“康巴人”,说话耿直,心地善良。
  和张庆的性格相似,他的康巴妻子扎西志玛也是一个“女中豪杰”,性格大方热情,夫妻俩毫不掩饰地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张庆说:“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长期在川藏线上条件最苦、最偏僻的兵站之一——荣喜兵站工作。那段时间里,由于道路和天气多变等各种原因,基本上要全年在岗,回不到巴塘。”
  “但就在那段最苦的日子里,扎西志玛不顾路途的艰辛,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带上我喜欢吃的东西到山上来看望我。”张庆说。
  扎西志玛说,与张庆在一起的经历,让她加深了对张庆的认识。
  扎西志玛回忆道:“当时我每次看望张庆时,他总是很忙碌。虽然当时他已是单位的主官之一,但他仍坚持与战士共同劳动,从不消极对待工作。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藏族同胞的热爱深深感动了我。”
  扎西志玛说,张庆经常热心帮助当地藏族老百姓,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有一次,兵站附近的一位老百姓在干农活时不小心把脚砍断了,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我在他们兵站,了解情况后,张庆马上赶赴现场,给受伤群众进行伤口处理,并立马背上受伤群众到附近医疗点治疗,使受伤群众得到了有效救治。”
  “看到张庆把藏族群众视若亲人,还有他的善良和诚恳,我打心眼儿里高兴,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扎西志玛说。
  吃糌粑、喝酥油茶,已经成为张庆的日常生活习惯,而对他来说更值得炫耀的,那就是他一手巴塘地道的烹饪本领——制作“团结包子”。
  巴塘“团结包子”,是巴塘县的一道特色小吃,“团结包子”与传统意义上的包子区别较大,包子做得特别大,一个蒸笼一个包子。一个大包子可供一个班10多人吃一顿。
  “那为什么要把包子做得那么大?”我们的心中不禁想问这个问题。这时,张庆以“本地人”的口气向我们介绍了“团结包子”的来历。
  1950年6月底,十八军进藏南路先遣支队到巴塘时,受到了当地的学生、僧人和群众等各族各界人士夹道欢迎,并按照巴塘人爱吃蒸肉和用蒸肉包子来宴请尊贵客人的习俗,买来排骨、肥肉、面粉、玉米粉、土豆、葱、蒜、姜、花椒、豆瓣、八角等材料,用面做皮,包成一个大圆形或五角形的“巨型包子”,为十八军将士洗尘。
  为了表达藏汉团结、军民团结和各民族大团结的寓意,后将包子取名为“团结包子”。因为十八军进藏正值端午节,以后,每年端午节,巴塘城里家家户户都会吃“团结包子”来纪念十八军进藏,也寓意全家团团圆圆。从此,巴塘的“团结包子”不但成了特色名小吃,而且还成了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宴请宾客的美味佳肴。
  在丈母娘的口传心授下,张庆不仅很快掌握了制作技巧,而且其中食物的寓意他也铭记在心中。
  经验十足的张庆说,做“团结包子”所需的食材和准备工作较为繁琐,而且,要想吃到口感好的包子,那就要蒸好后放置一夜,第二天加热即吃口味最佳,所以,他表示,要想吃到“张庆牌团结包子”那就要提前一天向他打招呼。
  在巴塘兵站,我们了解到张庆除了给上线路过巴塘的汽车兵战友制作“团结包子”外,还听说经常有进出西藏的游客慕名找张庆要“团结包子”。但无论是战友,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张庆夫妇俩都乐意做“团结包子”,从不拒绝,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从中感受到藏汉民族的团结友谊和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历史传统。
  在美丽的康巴大地——巴塘,“团结包子”这种舌尖上的美味传颂着一个故事,传承着一种精神。川藏线上,“兵哥哥”张庆制作的“团结包子”,犒劳的不仅是人们的味蕾,更是在传递军民团结、藏汉团结的友谊。  
  • 上一篇:甘孜农民种出“幸福花”
  • 下一篇:得荣:专项检查成品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