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小分队下乡服务。
■ 刁海瀚 文/图
“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越来越多了,石渠这么远的地方,却有很多领导、干部、‘亲戚’们都隔三差五的来嘘寒问暖的,帮我们解决困难,心里真踏实。”石渠县瓦须乡牧民泽郎激动地说。
做好群众的“亲人”。该县从3月10日起,要求县级机关各单位必须派出三分之二的工作人员由县级领导带队到各片区各乡镇开展群众工作;每月一至两次深入每村每户开展走访、调查、慰问,切实了解群众困难、认真聆听群众诉求;对困难户、贫困户等情况做更新统计,之前帮扶过的,要跟踪掌握好其生活改善情况,及时解决新生问题;对新增困难户要协调资源初步改善其生活状况,保障日常生活,同时根据其困难情况做好分类记录,方便日后管理帮扶;各带队县级领导必须严格做到,将每天开展工作的情况形成汇报材料、图片、视频资料等一日一报。
“在走村入户工作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我们都尽全力在现场予以协调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具体问题、产生原因、建议措施等,交由对口部门解决,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一名在起坞开展群众工作的干部感慨地说,真正走到群众中,才能真正深入了解群众切身需求,才能改进工作,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工作才有意义。
“要使群众信任我们,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做到承诺兑现。答应改进的就绝不拖延、反复答应解决的就绝不推脱、敷衍。要真正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加强反馈监督机制的建设。”该县县委书记伍强在群众工作会议上如是说到,具体做法是建立健全跟踪反馈制度,各级各部门指定一名专人负责本单位各项措施、要求、问题处理等的落实环节,并作详细进度记录,确保群众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做好“播音员”。“由于石渠县县域广阔,加之受游牧习俗因素的影响,形成人居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2012年我们针对这些特点,创新成立马背宣讲团,将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带到牧场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双语宣讲人才、财力、物力匮乏,一些边远地区存在宣讲盲点等问题。”该县县委宣传部负责理论宣教的干部曹勇说,现在好了,今年,县上不仅抽调了两名具有丰富理论素质、宣讲经验的藏汉双语宣讲人才,全脱产加入了之前成立的宣讲办公室专职负责统筹协调每个马背宣讲分队到各乡、镇,乃至每个村、每家每户的宣教工作。此外,还协调解决了每月两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宣教活动。不仅如此,今年,该县还从公安局抽调了一警车,专门用于宣教工作,确保了该县宣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解决了之前对于偏远地区鞭长莫及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该县仅有一辆宣教工作车,用于对外宣传、结对认亲、赴联系点开展工作。然而,一辆车完全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许多时候干部到乡下开展工作只有搭其他单位的便车,调剂不过来的时候还只能由干部自己联系“熟车”,这样一来宣教工作的开展次数就大大减少了,许多边远的地区只能由该乡镇自己组建的马背宣讲小队承担主要宣教工作,不但宣教工作的质量与成效都受到很大影响,而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信息、方针、政策,不能及时普及到位,造成信息交流渠道不畅的情况也时常出现。今年,该县通过统计、协调各单位车辆,从公安局抽调出一辆适合复杂路况的越野车专门用于宣教工作。
“今年我县的宣教工作将创新宣讲渠道,在做好‘一对一’、‘1+N’等形式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特别是加强乡村广播站的建设;加强双语宣讲人才、广播员、读报员的培训;丰富‘四下乡’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宣传部部长杨国华说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变单渠道,为多渠道;变单方面的讲,为互动的参与;使宣教工作灵活机动、丰富多彩的开展起来。
授之以渔。“我家只有我和一个残疾的儿子,没有经济来源,乡政府为我们买了奶牛让我们发展奶制品,还会帮我们解决销售门路。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生活困难的问题。”色须镇贫困户泽基言辞激动地说到。“色须镇牧业发展合作社试点促进牧民畜牧增收的成功例子,使我们联想到利用合作社转变帮扶方式,用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结合的方式,逐步使困难群众脱困。”该县民政部门负责人说。今年该县爱心帮扶工作在继续结合“爱心志愿者服务”、“爱心一日捐”等工作的基础上,将切实转变帮扶方式,着力发展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倾斜帮扶创业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一分帮扶资源。
该县群众工作还将在“同心同向”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寺庙联系制度,关心关爱僧尼,继续深入推进创新寺庙标准化示范建设。树立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担当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帮助寺庙僧尼呼吁、解决和合理诉求的“服务员”,实施寺庙公共服务的“协调员”,加强寺庙依法管理的“督导员”的意识;在“共建共创”活动中,实施联系领导负责制,蹲点指导、督办等措施,发展基层村民党员,不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幸福工程”方面,继续完成各项惠民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基础建设,完善“四有”设施;该县还将进一步细化民情记录、民情台账等痕迹记录,重点更新、建设组织机构公示牌、群工队员联系方式公开栏、便民联系卡、实施绩考核公示栏和特色展板,实现联点驻乡干部群众工作痕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