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机场。
稻城,因亚丁景区而闻名中外。当前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稻城县城旅游基础设施逐渐跟不上游客增长的速度。针对旅游热潮带来的措手不及,加快自身城市“硬件”升级势在必行。稻城将通过城市建设、道路建设、景点建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促动当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 胡智 杨琦
加快推进城市环境建设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对面的滨河路、后山路会种植‘万亩青杨林’,提升城市环境。”6月2日下午,稻城县城建局副局长雷元德登上城区入口处的“尊胜塔林”,指着不远处两条初具雏形的道路告诉记者。
行走稻城城区,干净整洁的街道、风格统一的藏式建筑、各种新建工程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我们开始对稻城城区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投资将近4000万元修建了三怙主广场,以及包括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游客中心等在内的‘文化综合体’。”雷元德还介绍,城区建筑外观结合本地藏族文化特色,墙面以本地石材代替瓷砖,并用黑白灰三种颜料粉刷门窗。
而在三怙主广场一旁,占地约50亩的藏式风情步行街“亚丁天街”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预计将于2016年8月正式交房。“亚丁天街”集休闲、购物、酒吧、餐饮、住宿、表演等为一体,将对川、滇、藏三省区具有代表性的名优土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吃等进行整合。
雷元德告诉记者,稻城县城城市建设规划的主题是结合香巴拉文化特色及山水自然资源特征,通过强度分区、高度分区等控制手段,引导城市功能集聚,创造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空间肌理和有序的天际轮廓,形成可识别的“香巴拉圣城”城市外观与形象。
旅游兴旺带动“全域旅游”
在稻城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益西多吉看来,升级“硬件”的动力来自于旅游业的兴旺。稻城旅游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由于亚丁机场通航、省道216线通车,稻城“区位劣势”转成“区位优势”,游客数量日渐增长,最多时单日有1.6万人涌入城区。“而我们的全部床位只有1.3万张,加强硬件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距离城区28公里的桑堆镇,硬件升级的成果同样引人注目。2014年,当地政府投入2248万元,对公路沿线五个村落进行打造,修建文化广场、进行河堤改造和道路硬化,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时为220户居民分别补助5000元,用于修建花台、化粪池等设施。“桑堆镇位于理塘、稻城、乡城之间,距离亚丁机场只有20多公里,承担了分流游客的功能。预计到今年底,如今的40户民居接待将会增加到140户。”桑堆镇党委书记罗绒结称表示。
目前,亚丁通往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公路已经动工,预计将在两年内通车,今后两地游客前往稻城会非常方便。“除了亚丁之外,稻城还准备开发打造海子山等景区,形成‘全域旅游’格局。”益西多吉说。
三位一体完善“硬件”升级
雷元德告诉记者,当前稻城的旅游整体规划总体分为三个部分。
中部“香巴拉之心”——创新打造香巴拉之心空间地标,结合香巴拉王国传说空间形制,并以之为核心串联、梳理老城区域,主要功能包括文化、旅游、居住、商业、服务等功能,打造游客接待中心、十字金街、洛水河风情街、夜市广场、温泉叠水等公共空间和文化景观节点,完善步行系统,对老城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形成文化和旅游中心。
东部城市生活服务片区——以入城大道和新的空间轴线为空间框架,重点建设民航服务中心、国际精品藏居酒店等功能项目,打造滨水广场、雪山广场、时轮广场等节点公共空间,对现状临街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完善幼儿园、农贸市场等社区配套功能。
西部旅游服务片区——结合青杨林、青稞田、傍河打造香巴拉花园,形成稻城新的旅游吸引物,重点建设演艺中心、旅游服务设施、特色旅游村落、自驾帐篷营地等项目,打造大地景观,建成稻城未来的文化旅游集中体验区。
“三个区域规划建设完成后,稻城将在接待能力、留下游客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旅游经济也会得到保障。”雷元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