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牧民定居点。
沧海桑田,脚下热土在沸腾,旧貌新颜,心中激情正焕发。
60年前,“化外之域”的色达县,财政收入仅有13万元;
60年前,“政力未逮”之地色达,财政支出刚过70万元;
60年后的今天,金马草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聚变”与“裂变”,财政收入达到4588万元,财政支出突破10亿,分别增长352倍和1439倍——
什么让这个“化外之域、政力未逮”之地焕发强大活力?是谁让这片辽阔草原“凤凰涅槃”令世人瞩目?
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是祖国各地兄弟般的无私援助和协同作战;更是一代代各族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色达精神”背后的定力和从容。
■ 本网记者 袁飞
“聚变” 之源的内在动力何在?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在这片富绕美丽的草原上,人们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后人为祈祷福祉而得此名。
然而,这片金马之地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期游离于政治之外,形成各自为政的自由游牧状态,成为“化外之域”、“政力未逮”之地。
历史的指针划向1952年8月,色达迎来和平解放;
1955年,色达成为全省最后一个建政县。
由此,色达从千年“部落联盟”的封建农奴制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彼时的色达,犹如一张白纸,百业待举,“由零到一易,由一到多难。”要在高原缺氧、基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民族地区绘出美丽的生活图景,更是难上加难。
共产党人不信邪,信的是全国各族群众人人享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60年来,特别是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持续聚焦在包括色达在内的老少边穷地区,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持续加大对色达各项投入,保证了色达在发展中不掉队、不掉链。
广大干部不信邪,信的是苦干、实干加巧干,信的是“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60年来,色达广大干部立足高原、扎根藏区,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以发扬“缺氧不缺信仰、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激情”的色达精神,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敢叫日月换新天,为色达的发展蓄积了强大正能量,为色达人民的和谐幸福赢得了宝贵的机遇。
各族群众不信邪,信的是只有跟党走,才有好生活。
60年来,色达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守法,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依托色达辽阔的草原、富集的林业、丰富的矿藏、充沛的水利资源,最大程度贡献自己的智慧,建设美丽的金马草原,撑起色达跨越发展的最强大基础。
“党的领导和民族政策、广大干部的砥砺奋进,各族群众的勤劳和智慧。这是色达发展的内在能量,也是色达‘聚变’的内在动力。”色达县县长巴登告诉记者。
“裂变” 之能的外在抓手何在?
以民生为起点,需要破解民生发展瓶颈。
以民生为终点,需要常把群众挂在心间。
“旧时的色达,没有一座房屋,没有一条街道,没有一条公路,没有一座学校,没有一座医院。”提起过往,75岁的牛麦感慨万千。
60年来,色达县历届县委、政府始终以改善民生为抓手,始终坚持把民生放在各项工作之首,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拓展内涵,民生的“提档升级”一刻都没有停歇过。60年来,国家根据色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安排各类建设发展及民生改善资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3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5%。
60年来,几代色达人的“探石问路”,几代色达人的不折不挠,几代色达人持续“聚变”的能量终于在今天转为“裂变”的强大能量——
从出行走路骑马到油路通乡入村连户;从通讯马背传书到网络连接四海;从生产自给自足到商贸欣欣向荣;从县城满目疮痍到城乡焕然一新;从游牧贫穷疾苦到定居幸福生活;从饮水人背马驮到自来水直通庭院,从生病死拖硬扛到就医大额报销,从上学就读无门到校园书声朗朗……
牛麦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的色达能有这样的发展,成片成片的高楼拔地而起,大街小巷焕然一新……真是不简单!”
60年色达县的巨大变化,引来的不仅是色达当地干部群众的自豪和惊叹,更增添了色达的内在魅力和外在引力。
来自阿坝州汶川县的陈小露几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到这里,她看重的是这里前景广阔的餐饮业,开了家面馆,而爱人则从摩托车修理中嗅到商机,开了个修理店,两口子的生活越来越好。
“路宽了,城里也越来越干净,生意自然越来越好。”忙不过来生意的小陈告诉记者。
“先天” 之缺的后续动力何在?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奋斗才能赢得未来。
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不我待。
资源短缺,人才匮乏;高原缺氧,环境恶劣;可增长的空间有限,可利用时间有限;
全面建成小康,一个少数民族不能少。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各族人民的迫切心愿。
色达该怎么办?州委常委、秘书长、色达县委书记张平森身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
“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色达不能掉链子。爬坡上坎,各级干部首先要冲得上去。攻营拔寨,必须带着群众一起干。”
锁定一个目标——
构建美丽生态和谐幸福色达;
确立两个定位——
生态畜牧业发展强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发展三大产业——
生态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生态药业;
建设四项工程——
道路交通、新型城镇、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县。
一张“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色达全景图”正式亮相,色达开始这样举棋落子,开始不断“抽丝破茧”。
一切的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的一切也是为了群众。
决战“十三五”,色达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