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座谈会。
回民小学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刘丹杨 孙雪花 周燕 文/图
在康定,“教育均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从人人都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能上好学的优质均衡的努力实践。
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从1994年实现“普初”,2003年实现“普九”,2012年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到2014年通过州检,今年通过省检。康定市从三个明确、三个优先、四个覆盖、四个发展着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在缩小城乡、校际间资源差异,凸显校园文化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困难群体受教育等方面,一路执着探索。
以“三个明确”
指引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明确责任主体,凸显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监督和问责机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措施。
与乡(镇)、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乡(镇)、市级各部门的法定职责,明确提出:谁砸均衡发展的锅,就砸谁的碗;谁出问题,就摘谁的帽。
明确工作机制,强化政府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意识。建立教育会商、挂乡联校、年度评估等责任制度。建立定期研究、年度述职、挂乡联校、控辍保学、督导评估、考核问责等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9名市级领导、48个市级部门负责人、21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定期到联系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并多方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支持学校发展。
全市上下形成了书记、市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乡联系点市级领导配合抓,教育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直接抓,市级部门联系抓的教育工作领导管理机制。
明确发展规划,把握全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导向。2011年9月,召开了教育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以‘资源大整合、布局大调整、资金大投入、硬件大改善、管理大创新、人才大激励、特色大彰显、质量大提升’为着力点,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加快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
出台《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建设藏区一流教育强县的决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全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三个优先”
保障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投入优先。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行财政单列、预算到校,圆满实现“三个增长”。
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教职工年人均工资、教职工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增长比例逐年增加。
市财政预算对小规模薄弱学校除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外,还增拨公用经费。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达到57%,超过省定标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0%用于义务教育。
教育布局优先。按照全州建设57所“大而强”的片区寄宿制学校和100所“小而精”的“3+3”、“6+3”精品学校的总体要求,确立了“资源大整合、布局大调整、资金大投入、硬件大改善、管理大创新、人才大激励、特色大彰显、质量大提升”的发展思路,编制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十二五”、“ 薄弱学校改造”等6个规划。
规划在城区打造藏区示范性窗口学校、在折东和折西地区打造大而强的片区寄宿制学校、在乡(镇)建设小而精的“6+3”、“3+3”精品学校,初步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水平较高、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建设优先。全力实施教育民生、学前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普及、寄宿制教育提升、人才强教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校园文化拓展、平安校园创建等“九大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以来,投入3.4亿元,征地 211亩,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109个,重点建设片区寄宿制学校和乡镇”6+3”、“3+3”精品学校,重点装备农牧区学校和薄弱学校。
以“四个覆盖”
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规范办学,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开展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学校在办学行为、财经纪律、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校风校纪,逐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开好各门课程,特别是在德育、音体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方面做到有教师、有课时、有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成立8所家长学校,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联系与互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开展警校共育活动,为学校装备安全监控系统和购置安保器材,聘请30名法制副校长和64名专职保安,加强校园安全保卫。
构建校园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和健康教育等保障体系,努力让学校成为家长最放心、老师最放心、社会最放心的地方。
多管齐下,实现优质师资全覆盖。健全考核机制,制定《康定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核细则》,将师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把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2011年以来,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教师10236人次。向农牧区学校增补中小学教师346人,城乡交流校长、教师408人次,开展优秀教师送课下乡84次。
通过校校结对,以骨干教师引领、专职教师帮教、优秀课例示范、青年教师支教等方式,实行捆绑考核,共同提高,强力推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均衡。
率先在音体美课程中广泛开展的“走课”,打破了学校界限,把教师从学校人变为了教育人,成为教师柔性流动的好形式,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妙招。
教育惠民,实现公平就学全覆盖。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三残”、农村留守、孤儿“四类特殊群体”儿童少年入学和关心关爱保障体系。在认真落实国务院“两为主”政策的基础上,印发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创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体系、爱心帮扶孤儿等4个意见。
2011年以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09人,妥善安置“三残”儿童少年49人,关心关爱留守学生152人。71名市级领导与80名孤儿“结对认亲”,捐款捐物折资6.2万元。
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2011年以来,投入1.33亿元,落实国家“三免一补”、市级“四免三补一提高”、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工程,贫困学生救助实现“全覆盖”,真正让贫困家庭学生能够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一校一品,实现优质文化全覆盖。按照“一校一品、多彩发展、特色发展”的要求,各学校在建立制度文化、营造管理文化、打造教育文化、创新课程文化、开发校本培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康定“融”文化为统领,围绕城区情歌文化、折东藏羌文化、折西木雅文化的三大文化主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育人文化。
民族中学的“仁”文化、第三中学的“鱼通”文化、实验小学的“情歌”文化、回民小学的“乐雅”文化、东大街小学的“五动”文化、甲根坝片区寄宿制学校的“木雅”文化、姑咱片区寄宿制学校的“和”文化、瓦斯小学的“绿色校园”文化,凸显了“特色引领,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和魅力,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四个发展”
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以信息化建设促发展。统筹资金近4千万元购置教仪设备、图书和电子设备,率先在全州实施智慧甘孜“3333”工程,搭建城域网、校园网,建立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录播教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形成了校校有网络、班班通信息的信息化工作和学习格局,基本实现了“数字校园”全覆盖。
6所学校与成都七中、成都市实验小学资源对接,实施网课教学。在3所学校推行“云班”(未来课堂、电子书包)教学,实现城乡学生与内地同享优质教育资源。
以科研兴教促发展。构建科研模式,倡导科研兴教,出台《康定市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构建起了“专家引领、集体讨论、自身反思”的教育科研新模式,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在研究”的教科研工作局面。
2011年以来,完成国家级课题5个和省、州、市级课题35个,在研省、州、市级课题9个。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58篇,教师队伍教研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构建“双语”教学模式,在17所学校实施“藏单”和“藏加”两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学前到大学直通车,辐射带动了全州双语教学发展。
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检测评估体系,2014年7月,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首批教学质量监测县。
以奖励机制促发展。建立教师奖励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设立教学质量奖。建立州、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奖励制度。
根据区域和自然条件的艰苦程度,向边远农牧区教师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00—800元不等。修建教师周转房195套、拟建510套,通过安心工程解决教师住房417套,重点解决边远学校教师住房问题。
严格执行一线教师退休一次性奖励、教师免费体检、教师绩效工资等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以对口支教促发展。2011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34所学校与全市学校结成对口帮扶学校,为康定市提供智力支持。
新都区捐助教育发展基金415.25万元、价值39.5万元的教学仪器和图书以及15台电脑,还选派了50名优秀教师到康定支教,帮助培训校长、教师300余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均衡体现公平,均衡惠及民生,均衡更彰显特色。今天的康定教育已是百花齐放、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