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石渠村干部到彭州学种菜

《甘孜日报》    2015年11月19日


 石渠村干部在彭州学种菜。
    ■ 刘浩 廖继陶 文/图
    11月1日,在彭州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四川蔬菜博览会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专家、客商,也迎来了几位“土里土气”的特殊客人,他们就是彭州援藏队特意邀请的来自于对口援建县石渠洛须镇的部分党支部书记和农业技术人员。博览会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新品展示让这些村干部大开眼界,激动不已。
    村干部们来到博览会的现代农业园,此时虽正值深秋季节,但硕大的大棚基地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里面既有常见的白菜、辣椒、茄子,也有许多叫不上名的新品种,架子上的无土栽培和挂在棚顶的累累果实让村干部驻足观赏,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生长周期多长?”“产量如何?”“成本怎样?”村干部们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请教;在果蔬嫁接展台前,看到一个“小动作”就可以培育出新品种,提高产量,惹得他们跃跃欲试;自动育种机前,村干部们认真听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着……
    为一睹彭州农村蔬菜种植的真实情况,村干部们又来到了彭州的乡村田间,在三界丰碑村农村合作社,村干部们对蔬菜从育种、大棚种植、生产加工、冷冻储存到销售等程序进行了详细了解,当听到丰碑村村支书钟光辉介绍成立农村产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时,几位村干部兴趣颇浓。农民如何入股?品种如何培育?人工成本如何降低……村干部们与钟光辉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细致的交流;在致和镇友富家庭农场,当看到一名农民利用小型农业机械轻松耕种两百多亩土地时,他们对走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致富路充满了信心。
    作为四川省面积最大的石渠县,有着广袤的土地,然而千百年传统农牧方式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一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彭州援藏队深感肩负重责,把石渠县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作为援藏中心工作,群策群力,倾力而为。
    石渠县作为纯农牧业大县,农牧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只有农牧民脱贫致富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石渠贫穷落后的面貌。彭州作为中国六大蔬菜基地之一,近年来依靠创新,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转变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如何借助彭州农业优势帮助石渠做好农业这篇文章,让广大农牧民寻找到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彭州援藏队深度发掘两者契合点。
    为了让一直沿袭传统农牧方式的农牧民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彭州援藏队在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十万元,在洛须镇建起5座蔬菜种植示范大棚,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和探索,终于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成功种植出一系列蔬菜品种,种出的大棚蔬菜在当地受到热捧,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当地农牧民种植蔬菜的兴趣。丹达村支部书记白玛在彭州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率先建起了大棚,并成功种植出几个品种的蔬菜,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引得附近老乡争相学习效仿。高原蔬菜大棚的试种成功,一改当地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式种植方式,对土地进行了充分利用,且提高了效益,让农牧民切实感受到了蔬菜种植带来的甜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蔬菜种植是一门技术,为了让当地农牧民能更好地掌握蔬菜种植技能,彭州援藏队借助第六届彭州蔬菜博览会的契机,特地邀请石渠农业主产地——洛须镇的部分党支部书记、农业技术人员赴彭州观摩学习,以期能转变观念,起到带头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高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接连三天的实地参观学习,从农业产业园、农村合作社到家庭农场;从拜访农技人员、与村干部交流,到田间地头与耕作的农民交谈;亲身体验了新技术,收集了各种农产品资料……此次彭州之行,让几位村干部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是树立了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革新理念,对依靠现代农业走脱贫致富之路坚定了信心。
    参观学习结束时,援藏队又送来精选的蔬菜种子,更是令几位村干部感动万分,看到这些种子,似乎看到了高原农业的新希望。几天来,这几位千里之外的远客深切地体会到援藏队希望藏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苦用心,此时任何言语都不能表达这群藏族村干部的感激之情,他们只有紧紧拥抱着援藏队员,放声唱起了《美丽的扎溪卡》,两地的情义在悠扬的歌声中更加浓郁。
     
    
  • 上一篇:木格措景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 下一篇:光明点亮木雅祖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