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县网格员到医院看望群众。
■ 余应琼 文/图
“向巴拉德,新区社区安心苑小区有一栋楼没有电,请帮联系下电力公司嘛。”
“有困难找网格员”。现在,甘孜县群众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该县于2014年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健全了20余项工作制度,将过去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定量和信息化的“痕迹”管理。遍布全县的235个网格,通过235名专兼职网格员的精细化服务,以“万件小事暖民心”为主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关口前移、上下联动、信息化支撑,是甘孜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三大‘法宝’。”甘孜县政法委书记杨文武表示,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畅通社会矛盾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实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整合综治、司法、民政等部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院诉前调停“四调合一”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了部门对基层力量的优化组合以及矛盾化解的联动高效。同时,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受理、办理、转办、回复、监督的便捷作用,由系统实时录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第一时间交办到第一责任单位、责任人,解决以往社会矛盾分级逐级报送、处置流程复杂、效能低下等不足,促进矛盾化解提速增效。
截至目前,该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累计采录户籍、流动人口、出租房等信息超过15万条。城乡网格员办理网格事件1.5万件,并通过民意微信群实时互动回应民生需求。
群众高兴地说:“自从有了‘网格化’,我们生活中很多杂事难事在最快的时间得到了解决,办事更加方便,邻里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了!”
“网格化管理”是甘孜县创新和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一个片断。近年来,在依法治县的道路上,甘孜县以法治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和方式不断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等各项工作,“法治甘孜”的雏形已经初现。
“甘孜县的政府有法治精神,办事效率高,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一些投资商高兴地讲。
近几年来,该县聘请了法律顾问,强化执政、行政、决策、项目合法性审查。先后对麦玉龙电站、鸿运加油站迁建等20余个项目做出风险评估。清理公布20个行政职能部门60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73项公共服务项目,对需要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分期分批做了公示,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强化了规范运行。落实人民陪审员23名,人民监督员4名,并在有线电视台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
“要改变草原权属,有关当事人必须依法办理草原变更登记手续。如果不登记,改变行为则无效。”近日,甘孜县查龙镇的“法治讲堂”向村民宣讲《草原法》。
“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关键在于宣传。”该县着力构建全县各部门(乡镇)、各社区(村)的立体法治宣传体系,采用动态宣传与静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在机关、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寺庙、工地等场所,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我们基层法制政策宣讲团每个月都要到各村为农牧民讲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话来宣讲法律。”宣讲员仁青伍登说,如今,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该县推出微信学法公众平台,每天推送法治动态、案例普法、法治趣谈等内容1至3条;邀请州内外法律专家、高校教师到县开展法治培训和知识讲座20余场,受教育人数超过10000人次;依法治县办坚持每月举办1堂法治教育课;全县中小学校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二课堂;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学法,实行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等会前学法、定期测试,并建立干部职工学法档案1000余份。
除了动态的法治宣传,该县还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制作百米法治文化墙,通过一条条法治标语、一幅幅法治宣传画,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
在全方位的法治宣传中,群众的意识悄然发生着变化,遇事找法而不是蛮干、解决问题靠法而不是胡搅蛮缠,甘孜的群众正在逐步感受到依法治理带来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