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兴隆镇瓦斯村扶贫纪实
■
本网记者 唐闯
泸定县兴隆镇瓦斯沟村,是典型的泸定县高半山贫困村,曾经山高路远,道路难行。记者听当地老乡如此描述当地的出产:经过科技改良后,核桃又大又香,三个李子放在一起重达一斤,最大的桃子重两斤,而当地特产花椒更是品种优异,据此打磨的花椒粉香味扑鼻。
都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守着风水宝地的瓦斯沟村人却因缺乏种植和养殖技能,从而10户人家致贫,因学4户致贫,因病6户致贫。一些人家选择逃离瓦斯沟村,在山下安家。
如何才能让风水之地重新焕发生机?
扶贫攻坚工作一开始,在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兴隆镇党委立即安排部署,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任组长、镇纪委副书记、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主要成员为成员的扶贫奔康工作组,开始了扶贫开发的前期工作。
扶贫工作刚一铺开,工作组进村入户,走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摸底调查,了解民意,掌握数据进行汇总,再通过民主汇商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进行了公开、公平、全程公开落实、确定该村特困人员、贫困户、做到不漏报,不瞒报,制定该村扶贫开发计划,得到全村村民积极拥跃支持。
通过一番调研,致贫的病因摸清了,当地镇党委意识到:只有将零星的种养殖业集中化、规模化,瓦斯沟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而要将规模化经营转化为富民成果,为此,急需要解决交通和水利灌溉问题。
为了尽早让群众脱贫,当地镇党委和政府多管齐下,一方面,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将全村的荒山、荒地和村民的农耕地进行整合,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促进土地多用途发展,增加收入,减少农耕闲置地。重点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现有的几户养殖小户变成养殖大户。
另一方面,重点将该村贫困户、无劳动力户拉入专业合作社,让他们将自己无法耕种闲置的土地转让过来,采用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改善该村比较破旧的村民住房和产业入户建设,积极解决灌溉问题,扩大种植面积,引进适宜当地发展的作物。
一年下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积极配合协调,村民的支持下,完成7.5公里的通村路加宽(正在准备硬化阶段)。完成全村20000多米人饮管道的安装。完成全村安全电网的改造。完成6.8公里的移动光纤建设,使该村水、电、路、通信四大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善,全村87户,227人用上了安全电、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效果好的通信设备,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大大减少。
“现阶段工作只是为将来做好准备,最终,我们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平台建设,将我村小寨子“石门坎”战斗遗址作为中心点,打造大渡河河谷旅游观光平台建设规划,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内外经济。”兴隆镇相关干部如是解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条精准脱贫的产业路,把瓦斯沟村人的现实与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