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在已固定的沙地上栽植树苗。
4月下旬,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县奔戈乡萨戈村农汝山上时不时飘起雪花,但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披碱草、白刺花等又开始新冒芽了。通过对沙化治理地三年以上巩固,该县82900亩流动沙丘已变成了固定草地。
■叶强平 文/图
措施一:
在草编网格中种草
给沙丘打“铆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鼠虫害的频频发生等原因,理塘县草原面积急剧缩小。据2009年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当地沙化土地总面积568065亩,主要分布在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10个乡(镇)。其实早在2007年,理塘县就已成为四川省四个防沙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区之一。
沙进人退,治沙已刻不容缓。但该县的治沙难度相当大,在奔戈乡萨戈村实验点,需治理的地方全是流动沙地,浅的十多厘米,深的接近两米,首先必须解决固沙的问题。
在治沙的前期规划中,环林部门准备用大型机具进行施工作业,这样不但成本会降低,进展也比较快。但由于治理地是陡坡,沙尘又厚,各种机具作用不大,特别是机具在施工作业时,会对周边的草地造成破坏。为了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环林部门权衡再三,决定实施人工作业。
针对高寒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量大、资金不足、植物生长慢等特殊条件和困难,理塘县有效利用草原上废弃的干草皮墙,用干草皮墙在流动的沙地上打成网格,然后在网格中填上土,再撒上草种。对这样的做法,牧民邓珠感到不可理解,直接在沙地上撒草种不就完事了吗,认为是多此一举。其实,以前环林部门也是在沙地上直接种沙生植物,但却没有成功,所以他们就想出了打网格的办法,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给流动沙地打个“铆钉”,让其牢牢固定。有了“铆钉”还不行,还必须在出沙口砌挡墙堡坎,一个沟一个沟扎断,有效地防止落点雨又将沙地冲起槽,防止治理好的地方再次被沙淹没。同时在四周插上高山柳枝条,防止沙被吹走,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终于把固沙的难题解决了。
措施二:
科学种植和管理
让流动沙地变稳定
为了让草真正能生根发芽,环林局技术人员颇费了一番功夫,技术员周天华说:“如就在沙地上撒草种,每亩撒15斤,14斤都有可能腐烂,即使当年长出草来,第二年因‘根基不牢’还会不发芽。同时,如不对沙地进行翻土,草种就无法生根或被鸟吃掉。”技术人员们将搬过干草皮剩余的土运到沙地进行回填,撒上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披碱草、黑麦草、燕麦草和白刺花,然后再将沙地翻一遍,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断摸索、学习、实践,草种终于深深地扎下了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片一片的绿草犹如雨后春笋般地长了起来,流动沙地翠绿一片。
新生草毕竟还很脆弱,每个星期,环林局技术人员祝希强都要到治沙地进行生态监测,看草的长势,“由于理塘是高寒缺氧地区,植物实际生长期只有3-4个月,冬天有可能冻死一部分,在次年的4-5月份必须补撒一部分种子,补充农家肥,形成土壤化,通过逐年逐年调整生态,治理过的流动沙地一定能变成稳定生态。”他告诉笔者,为巩固治沙成果,防止牛羊践踏,环林局对沙化治理过的地方进行了网围栏。
采取“先难后易”的治理方式,该县先后在奔戈乡、高城镇、藏坝乡沙化较重区域进行治理,到2012年共完成82900亩。环林局技术员祝希强说:“沙化治理就像治‘牛皮癣’,生物沙障植物生长慢,生态还是比较脆弱,必须加强后期的管理和保护,才能达到沙化草地恢复植被的目的”。通过三年的巩固,该县重度沙化地灌草植被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30%以上,轻度沙化地草地生物生产力得到基本恢复,巩固区的林草覆盖率平均达到75%以上。
沙化治理虽取得成功,但面临严峻的沙化形势, 理塘县治理草地沙化工作还任重道远。县环林局局长杨正康说:“虽然大面积的草地沙化已经得到有效治理,但仍有分布很广的零星沙地因地处偏远,治理一亩需要建设资金1400多元,而现行的仅为625元,成本高而难度更大,希望国家能加大投入力度,力争让更多的沙化土地得到彻底治理,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