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亮点纷呈
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
县关工委慰问留守儿童。
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
成武小学智慧播控中心。
先进的学校电子阅览室。
环境优美的泸定桥小学。
学校图书室。
■ 姜涛 文/图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县内学校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不用为孩子读书问题发愁了。”走进泸定县泸定桥小学,窗明几净的教室、绿茵茵的操场、多媒体教室、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就是泸定县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泸定县以打造服务全州教育高地为目标,立足县情实际,坚持强化保障、区域均衡、制度创新,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各学校布局优化、城乡间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2015年12月17日,该县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强化保障促进均衡发展
该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出台了《泸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泸定县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泸定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职责和问责机制实施意见》、《泸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该县以组织领导到位、规划统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联系督导到位的“四个到位”工作举措,努力构架了“党政协力办教育、齐抓共管促均衡”的教育发展工作格局。
投入经费保障均衡发展
该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法定增长”,足额拨付教育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重点倾斜,并以“大投入、大发展、大提升”发展教育。近三年来,累计投入4.07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效益,促进了均衡发展。同时,该县制定出台了《泸定县学校绩效工作实施意见》、《泸定县学校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办法机制,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并按规定设立了教学质量奖,公开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发了教育工作热情。
改善条件推动均衡发展
该县坚持统筹城乡学校建设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以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实施64个校园标准化建设项目,新建并投入使用寄宿制学校1所、教师周转房345套、校舍54784平方米,改建加固校舍23953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21所;为15所小学、7所中学购置图书、计算机、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等设备,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23个、多媒体教室42个,全县共开设各类网络教学班66个,各中小学校电子白板及网络教室普及率达100%;设置城区幼儿园2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乡村独立幼儿园1所,建成了以“城区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主体、村办幼儿园为基础、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体系。
全面改革深化均衡发展
该县积极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互派交流机制、优模教师带徒弟机制和“名师讲堂”等载体,通过选派培训、校际互派、柔性流动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近三年新增教师75名,公开评选了5名州级优秀校长、41名康巴英才,校长轮岗交流33人次,教师交流45人次;完成教师培训2435人次。2015年,全县小学巩固率达93.22%,初中巩固率达95.95%,小学生毕业率达100%,初中生毕业率达100%;2个单位、3名教师获得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荣誉;冷碛中心校被评为甘孜州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县教师个人赛课获得国家奖励6人、省级奖励12人;《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小学生课堂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等3个省级课题受到好评。
巩固内涵提升均衡发展
该县在巩固坚实基础,挖掘丰厚底蕴,发挥区位优势、锐意创新进取的基础上,以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抓手,高度重视教育内涵发展,多措并举,加力提升办学效益。按照“一县一主题”、“一校一品”的原则,采用“专业团队打造为核心、师生共同参与为补充”的方式丰富教育软实力,依托“爱国守法感恩文明”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极力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同时因地制宜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强化学校管理,推进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重视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强推智慧教育,规范养成教育,重视教研课改,注重艺术教育,创办少年军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迎检过程就是发展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