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援助德格县实录
实施风貌改造后的德格县城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支援德格县卫生事业。
成都高新区援建的德格县城关一完小综合楼建设工程。
成都高新区援建的德格县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改造后的德格县街道效果图。
“两年时间不长也不短,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带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才实学在德格真抓实干,在对口德格的援藏工作中取得了真正实效。”在成都高新区(新都区)援助德格县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德格县委书记嘎绒拥忠说,两年来,37名对口支援德格的干部,与德格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篇章。“是他们,让格桑花开得更加绚丽”。
德格,位于我州西北部,县城距省会成都954公里,经济素来以牧业为主。
自2014年8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成都高新区(新都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来到德格,通过创新援藏模式,从项目、产业、民生、人才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两年来,成都高新区共计划投入援藏资金1.75亿元,援建德格县资金量为全省对口单个县资金量首位。
成都高新区 (新都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德格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洪敬涛说,两年中,援藏工作队干部倾智倾力,形成了高效利用成都高新区援建资金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民生改善上硬件与软件共发展,打造旅游、南派藏药、民族手工业三个产业增长点,在德格县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民生发展、人才援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王伟/文 成都高新区/图
项目援藏
打造美丽康巴文化小城
“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洪敬涛说,两年来,援藏工作队依托成都高新区成熟的项目管理推进经验,充分结合德格县情,在项目资金安排、管理、推进等方面,稳步推进援藏项目顺利实施。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两年已累计到位援藏资金1.27亿元,共实施援藏项目37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人才援助5个方面。援藏工作队还充分结合《成都高新区对口支援德格县发展规划(2012-2016年)》及德格县实际情况,形成了援藏项目推进“分解、会商、调度、奖惩、问责”的5大制度,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口支援资金管理办法》《对口支援项目管理办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援藏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在援藏项目的推进中,我们派专人充实受援办,专职负责援藏项目总体推进,将援藏项目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第一时间解决援藏项目推进的各种问题,督促援藏项目规范推进。”洪敬涛说。
据统计,在两年援藏工作中,援藏工作队投入援藏资金1.27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中,投资5011万元实施的马尼干戈镇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对马尼干戈镇道路、城镇面貌进行全面改造,不仅拓宽了道路,还完善了地下供水、排水系统,让祖辈生活在那里的群众第一次用上了冲水厕所,真正让马尼干戈驶向了“高新大道”。
投资9429.6万元实施了德格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县城风貌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德格县柳林子大桥、老油库大桥、雍珠路,对格萨尔大街、巴宫街等道路进行升级建设,全面提升了德格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通过县城风貌改造项目对德格县城进行整体风貌改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康巴文化小城。
“德格县几十年的变化,也不如这几年的变化大。过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脸灰’的日子将不会再有了。”住在县城的60岁的翁姆大娘感慨地说。
产业援藏
做强德格三大主导产业
“2014年以来,我们结合德格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德格县文化旅游、南派藏医药、民族特色手工业上发力,促进这些产业发展提升。”洪敬涛说,援藏工作队充分利用当地产业发展基础,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资金引导为支撑,以“走出去”为目标的思路发展德格的主导产业。
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 援藏工作队以德格县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把打造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作为目标,投资240万元邀请国际团队,编制完成了《德格县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用高标准的规划为德格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两年来,重点打造了马尼干戈镇、阿须草原、德格县特色风貌古城等三个重点旅游区域,实施了格萨尔王展览馆建设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提升了德格县旅游产业承载水平。
自2014年启动康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成都高新区每年投入350万元,对德格县珍藏的大藏经经版进行抢救性复刻保护。还深入挖掘德格特有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巴文化发源地”“格萨尔王故里”等民族文化品牌。
在南派藏医药产业发展方面,援藏工作队依托《德格县中藏药产业发展规划》,投资591.94万元,以国家GMP标准实施了藏医院制剂室建设项目,从原料药前处理、中藏药饮片加工、丸剂加工、散剂加工、胶囊加工等多个生产工艺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极大提升了德格县藏药生产的产量与药剂质量。同时,继续实施德格县中藏药材驯养基地、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合理布局藏药种植-加工产业链,依托企业-农户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定向收购等方式,稳步增加种植户收入水平。
在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援藏工作队投资100万元编制了《德格县民族手工业旅游产品策划方案》《德格县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方案》,对德格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德格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路线;通过对麦宿片区民族手工艺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了当地民族手工业产能;通过制定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扶植政策、建立企业—手工艺人生产合作社,提高了手工艺人生产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麦宿民族手工业产业发展已带动当地400余户共计1300名农牧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援藏工作队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了德格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在成都新会展中心设立了德格民族手工业产品成都旗舰展示店。承办成都旗舰展示店的援藏干部于航介绍,在助力德格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援藏工作队通过开展“走出去”的方式,打开了德格文化旅游及民族手工业的窗口,促进了德格的手工业做大做强。“民族手工艺品旗舰店让我们传统手工艺品第一次走出深山,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德格民族手工艺人扎西动情地说。
2014年,德格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64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65元。到2015年年底,德格县地区生产总值为7.1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405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66元。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援藏工作队的辛勤和奉献。
民生援藏
着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作为对口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德格民生一直是援藏工作者心头沉甸甸的责任。在对口支援德格的过程中,援藏工作队充分认识到德格县民生事业发展不仅要靠硬件改善,更需要软件方面的提升。因此,从2014年来,援藏工作队便确立了“既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性民生硬件工程,又要培训一批本土优秀人才的软件提升工程”的民生援藏工作思路,使德格县民生事业的“短板”得到补齐。
援藏干部周沁园挂职德格县卫生局副局长,在援藏两年时间里,他跑遍了德格26个乡镇所有卫生院3次,行程1万多公里,带队开展义诊服务1.5万人次。援藏医生们在工作中克服医疗条件简陋、医疗设备紧缺等现实困难,积极发挥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德格百姓治病,获得了他们的广泛赞誉。
据介绍,两年中,成都高新区投资796万元建设了达马乡中心卫生院、错阿乡中心卫生院,极大改善了德格县玉隆拉措、麦宿两个片区医疗条件,同时为德格县26个乡镇采购了公共卫生服务设备,全面提升了德格县农牧区医疗服务水平。“我们充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结合高原实际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门诊外科等一系列重点学科,建立了重点科室,针对藏区群众多发病种进行联合攻关,提升了德格县医院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周沁园介绍,在援藏期间,援藏医生们还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指导、系列培训等方式,对德格县医疗服务人员不断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截至目前,第三批援藏工作队医生已累计管理住院患者1000余人、参与抢救190余次,手术230余例,诊治门诊病人6980余例;参与并指导妇产手术工作,抢救了妇产危重病例15例,手术100余例,指导顺产及难产接生160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4年底,德格县医院高分通过“二乙复审”,已被四川省、甘孜州确定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单位,德格县医院病员已辐射周边的石渠、白玉、西藏的江达等县。
在教育方面,援藏工作队共投资1690万元实施城关一完小综合楼建设工程、竹庆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提升了德格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让德格的教师学生第一次用上了拥有地暖的温暖教室。援藏教师还通过指导评课、送教下乡等方式为德格县教育工作送去了内地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10余项制度,编订了《教师手册》《学生行为规范手册》等规范材料,使合作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德格落地生根,促进了德格县学校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同时,援藏工作队积极实施民生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德格人民生活水平。其中,投资345万元建设的德格县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大大缓解了德格县人民群众“吃菜难”,带动当地100余户、348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增加达3000元;实施了德格县城自来水厂改造工程,使德格县城区域供水能力得到提升,解决了县城群众“用水难”的问题;投入250万元持续实施敬老工程,显著改善了德格县5所国立敬老院中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
人才援藏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两年来,援藏工作队在援建德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援藏干部和人才的示范作用和涟漪效应,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市场理念、技术成果带到德格,影响和带动当地一大批干部人才队伍的成长,有效提高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援藏队伍。
援藏干部黄慰挂职德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他在援藏两年时间里牵头开展“传帮带”活动,着力提高德格县干部队伍业务水平。据他介绍,2014年以来,援藏工作队充分发挥援藏干部“技术精、业务熟、能力强”的优势,制定“传帮带”措施9条,确定“传帮带”对象171人,举办各类培训77次,建立台账37份,累计进行个别指导670余人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
“在对德格干部的培训中,我们将培训对象下沉到乡村一级,连续实施了西南民族大学全域旅游专题培训等一系列人才援助项目,有效提升了德格县基层干部业务素质水平,为德格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黄慰说。
两年来,援藏工作队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当地教育和卫生事业。在教育事业中,援藏教师通过师徒帮带、口传手教等方式不断提升县中学、城关一小等县内重点教学点的教育质量,通过送教下乡的方式在德格24个乡镇上公开课63节,开专题讲座16场,举行听课评课160节,累计指导交流的教师600余人次,使德格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卫生领域,援藏医生针对德格县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底子薄、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对德格县26个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包括检验技能培训、中西医结合康复培训、外科手术培训等多个科目的轮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
“援藏干部大讲堂”是援藏工作队开展“传帮带”活动的一个典型。此项工作由援藏干部鞠友志负责,他在德格挂职检察院检察长助理。他根据自己工作实际,创新开设了每月一期的“援藏干部大讲堂”,主要涉及职务犯罪侦查策略与技巧、公文写作、公诉案件办理、证据审查等课程,提高了德格县基层干警的业务能力。
“援藏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工作执法理念和优秀的经验带过来,让本地安心发展的干部人才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根本带动藏区检察机关的全面发展。”鞠友志说,“我坚持在办案中现场指导,从讯问犯罪嫌疑人、记笔录、做审查报告等方面进行专门辅导,提高了干警的实战能力,其中3名‘传帮带’对象提升很快,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黄慰介绍,两年来,挂职援藏干部在德格项目建设指导、行政秩序规范、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积极献计出力。德格县各部门在援藏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了科学管理的理念和知识,推进德格县行政事务管理更加规范、更有效率。
此外,援藏工作队在德格扎实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共与111名农牧民结为亲戚。两年来,援藏工作队干部走访慰问群众次数133次,帮扶困难学生、孤儿751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5个,赢得了藏区农牧民的认可。黄慰说:“通过开展这一系列工作,我们积极帮助德格困难群众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访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促民安、助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