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闯 文\图
有人说,在高海拔的地区,只要坐得住就是胜利。
石渠,作为生命禁区,这里高寒缺氧、地广人稀;可如今,在石渠这片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草原上,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表明:只有立足生态平衡,真抓实干,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坐得住”。
2014年6月,石渠县色须镇达龙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是该县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发展的首个试点项目。合作社充分发挥牲畜暖棚的多功能作用,冬季养圈牛羊,夏季在暖棚种植土豆、芫根、白菜等经济作物,优先解决了困难牧民的就业。经过半年的试运营后,合作社从最初的16户牧民发展到如今的137名村民,走上了正式规范化运营之路,自此开启了该县高原生态科学畜牧的探索之路。
如今,石渠县色须镇红旗一村3000亩黑土滩早已不见踪影,蓝天下,绿草盈盈。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的牌子格外醒目,网围栏牢牢守护着眼前的一切。
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之初,仅45天时间销售畜产品共计80000元;在2015年7月以来合作社畜产品加工销售共计185745元,其中:鲜奶销售收入74400元;酸奶销售收入92880元;酥油销售收入13420元;奶渣销售收入5045元。
为改良牲畜品种,该社组建了石渠县藏系绵羊核心群,逐步成为石渠县家畜良种改良示范点。目前合作社共有牲畜1529头(只、匹),其中:牛1243头(奶牛370头)、羊230只、马56匹,年出栏牲畜306头(只),出栏率达20%,商品数260头(只、匹),商品率为17%。
该村村民充分发挥牲畜暖棚的作用,在夏季利用牲畜暖棚种植土豆、芫根、白菜等经济作物,摸索出了一条牧区畜牧业发展的路子,截止目前:砖厂销售收入140000元,蔬菜种植收入12350元,其他经营性收入132734元,全面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积极性。
以合作社为主体、带动红旗一村贫困户、无畜户、低保户、残疾人、无技能人员增加副业收入,为红旗一村未来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好了扎实的基础。合作社采取因人而异的分工方式,有牲畜、有养殖经验的牧户继续从事畜牧业养殖,无畜户、贫困户户主的剩余劳动力从事牧草种植、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旅游、经商等工作,合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2014年全村人均入增加720元,今年全村牧民群众仅劳务收入达295000元,预计全村人均收入将增加1000元,带动了牧民群众致富增收。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从事畜牧生产的人将会越来越少,一大部分人将会成为剩余劳动力,另外,仅仅依靠畜牧业的发展,增收、脱贫能力始终有限,因此在今年的产业扶贫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鼓励当地民族手工艺、种植业、其他养殖业的发展。石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罗林告诉记者,“我县依靠单一的畜牧产业发展打赢扶贫攻坚战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我们要做的是充分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可利用资源,发展多种产业形成互补效应,不断扩大老百姓增收渠道。”
为整合全村资源,该合作社把全村纳入发展范围,将全村分为6个大组、24个小组,每组由10—12户牧户组成,从村上的自身建设、草场利用与管理、环境卫生保护等方面入手实行分组管理制度,并落实相关责任制。通过围栏安装、种草和牲畜暖棚建设等工程项目,积极组织牧民群众跟工程施工队学习围栏安装、水泥柱制作、种草和牲畜暖棚建设等专业技术,提升了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劳动技能。
近年来,石渠县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畜牧、特色手工业等产业扶贫模式,将合作社发展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引导困难群众利用本地优势产业以‘支部+合作社+市场’的形式,抱团取暖,发展生产,带领群众走上脱贫奔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