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放牛娃的“针尖”创业路

甘孜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查启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成员正在剪裁布料。
    ■尹东云 见习记者 刘小兵 文/图
    然充乡位于色达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17公里,平均海拔3700多米,年平均气温在零下0.16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6摄氏度,属纯牧区。当地农牧民除了放牧和上山挖虫草、捡松茸外再没有别的收入来源,长期靠着政府补贴过活,如遇到疾病或天灾,就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今年33岁的贡布旺登就生活在该乡查启村,家里五口人只有他和妻子是劳动力。为了养家糊口,贡布旺登到县城打过零工、开过茶馆,但都因为没文化、不懂汉语和身有残疾无法从事较重体力劳动而告终。
    2013年9月,贡布旺登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讲述青海某地牧民发展特色手工艺脱贫致富的节目后,便想效仿他们。2014年,全州进入“十二五”计划攻坚阶段,号召农牧民发展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当乡党委召集牧民宣讲政策时,贡布旺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乡党委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贡布旺登和村里另外4 个会制作藏装的村民成立了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并购买了设备和原材料,开始在家制作藏装、藏毯,然后由他统一拿去销售。2014年8月,贡布旺登拿着首批产品在全乡售卖,由于物美价廉很快被抢购一空。“放牛娃创业了”,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14年9月,乡党委召开群众大会,鼓励村民们自愿加入贡布旺登的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已有会员38人,覆盖全村38家贫困户,经营内容也由加工藏装、藏毯扩展到民族服饰、羊牛毛制品、牛皮产品和藏香制作等领域。截止目前,合作社已经生产各类藏装400余套、羊毛毡子260对,收集藏香粉加工材料200余斤,完成了对30多人的基本裁缝技术培训,所生产的藏装、羊毛毡子已基本销售完毕。
    但是由于成本高、价格低,合作社目前的效益还十分低下,除了运营成本和生活开支,大家的年底分红还不到一千元。贡布旺登介绍,加工一件藏装需要200多元的原材料和将近5个工作日,在当地却只能卖到500元。技术和销路上的困难更大,目前大家主要靠自身经验进行生产,没有专业的技术,产品在种类和设计上都没有优势,尤其是藏香加工技术还处于初始阶段;市场也主要限于周边乡镇,需求不大且价格不高。因此,还有不少有意愿的人没能加入合作社。
    为了破解难题,合作社三次派出骨干在州、县扶贫移民局的组织下前往康定、泸定、成都、青海等地进行技术培训和考察学习,虽然大家在技术上收获不多,但在观念却受到了不少的启发。乡党委也通过县旅游局为合作社在色达、康定两个县城争取到了产品销售点。
    尽管目前效益微薄,会员们对贡布旺登和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了希望。43岁的更索是社里的“技术总监”,也是五个发起人之一。说到现在的生活,这个放了将近40 年牛的高原汉子开头的一句话就是“完全没想到我不用再放牛了,更没想到以前没上过学,现在还有机会学文化”。38岁的多吉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合作社在资金技术、技术和销路上能得到党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合作社发展好了,挣到钱了,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索旺虽然今年才18岁,但是仍然没有上过学,在合作社里除了学技术就爱唱歌;谈起未来的打算,他羞涩地说:“我希望在合作社挣到钱然让妹妹多读点书。”
    对于合作社的发展最有信心的当属贡布旺登,他说,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标有三个,一是让村民们学会缝制衣物,减少开支;二是让大家有事可做,避免无事生非影响安定团结;三是希望大家以此增收脱贫。前两个目标已实现,现在,贡布旺登最想的就是努力实现第三个目标,让全村群众顺利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乡长次郎尼玛和“第一书记”洛绒汪登说,自从办了合作社,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强了。现在,乡里对今年查启村脱贫摘帽充满了信心,下一步还打算把查启村的经验向其他村推广。
    据色达县扶贫移民局有关人士透露,进入“十三五”以来,该县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发展专合组织作为促进贫困村“摘帽”的重要手段。截止目前,该县在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已有通过评审的专合组织14个、正在准备评审的7个,覆盖全县今年计划摘帽的21个贫困村。其中部分专合组织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在专合组织已经成了色达县乃至全州农牧民群众学技术、挣收入、奔小康的良好载体。
  • 上一篇:​ 藏区扶贫 雪域云端开天路
  • 下一篇:甘孜县加紧部署实施扶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