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点亮希望之光

《甘孜日报》    2016年09月07日

 ——色达倾力创建牧区一流教育示范县走笔

色达县城小学生课间操。
    ■记者 田杰 马建华 陈杨 文/图
    大手笔发展民族教育,注定需要大手笔的投入。然而,头戴“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色达,竟然在短短6年时间内,大大方方地将近4亿元资金投向了教育,进而使得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色达县民族教育奇迹般地迎来了“幸福时光”。
    9月3日,记者驱车穿梭于县内各个学校:从半农半牧区到牧区,从县城小学到中学,从乡幼儿园到县幼儿园,“一校一品”的办学风格、协力育人的办学氛围,不但让校园成为当地建筑质量最好、文化气息最浓、育人环境最美的场所,而且成为了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运动、快乐生活”的摇篮。
    采访中,县教育副局长陈虎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县20所学校都像县城小和县中一样,不但有宽敞明亮的教室、音体美教学室及配套设施、设施完备的实验室和标准运动场,而且还有造型别致的老师周转房、寄宿制学生寝室和规范的师生浴室;不但有完善的校园安保系统、校通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千百兆教育城域网系统,而且校园内的每一道墙都成了能‘说话’的知识文化墙;不但每座校园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文化,而且特色鲜明的驰文化却一脉相承、贯穿始终;不但突出校园环境优美化、设施设备标准化,而且注重后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不但为全县20所学校配备了‘五员’,而且17个乡镇率先在全州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记者随意走进县城小,从教室到学生寝室,从科技实验楼到驰文化馆,从塑胶运动场到学生食堂,从老师宿舍到校园文化墙,从教学现场到学生课外活动,其大气的硬件设施与精细的教学管理,确实让记者叹服。
    难道17个乡镇学校也果真如此吗?随后,记者驱车直奔举世闻名的五明佛学院所在镇的洛若中心校。精美的校园确实与县城小相差无几。在征得宿舍管理员的同意后,记者走进了学生寝室。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让人特别舒心温暖。据学校教导主任周友亮介绍,住校生的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均由学校提供,住校生的住宿费、水电费也都全免,学生住校不需要花分文费用。不仅如此,县上还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太阳能浴室,投入400多万元修建了篮球场及其附属设施,学生学习生活在这里能不幸福快乐吗?
    周友亮片刻思索之后对记者说道,“色达的教育绝对是起步迟缓、先天不足:1958年县上才开办了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1964年县上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1971年开办县中学且在1976年才招收了第一批高中学生;……‘校舍破破烂烂,学生三三两两’。这确实是色达学校曾经境况的真实写照。如今,党政全力办学、社会协力办学、教师安心教学、家长主动送学、学生发奋就学的生动局面,让我们看到了色达教育事业的希望和未来。”
    周友亮话音刚落,陈虎立即补充道:“如今,随着校园面貌的‘大变脸’、师资力量的大提升、教学管理的大完善,农牧民群众不但送子女上学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且还出现了罕见的‘择校潮’。前年8月10日,县城小新生开学报到,一年级招生只有5个班200人的规模,可来自农牧区的400多名家长们在凌晨5点多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学校排队报名,其场景和规模堪比‘春运买车票’。面对有限的招生名额和‘人满为患’的实际,有的家长感到万分失落。一时间,‘城小一校难求’的问题成了县‘两会’代表、委员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采访中,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格桑泽仁告诉记者:“为彻底改变‘城小一校难求’的被动局面,县委、政府果断作出了加快城区二完小建设的决定。然而,面对占地150亩、总投资达1.1亿元的建设项目,面对地方财政收入微不足道的严峻现实,县委、政府在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州投资5000万元的同时,作为对口支援色达的成都市温江区义无反顾地承担了6000万元的援助资金。如今,规划建设面积达29877平方米、能容纳1500名学生的县城二完小教学综合大楼、行政办公楼、教学辅助用房、后勤服务用房、教职工周转房及学生宿舍、体育馆、运动场、广场、学生及教职工餐厅等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藏区一流标准化学校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农牧民群众送子女进城上学‘一校难求’的尴尬从此成为了历史。”
    农牧民群众争相送子女进城上学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暴露出乡镇中心校基础薄弱这一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色达县毅然决然地打响了这场投资规模上亿元的整县推进“6+3”精品学校建设攻坚硬仗。
    所谓“6+3”,就是小学6年义务教育再加上3年学前教育。这既是农牧区基础教育之中的基础,更是事关9年制义务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
    尽管泥朵乡中心校海拔超过4200米、距离县城达135公里,尽管建设难度极大,但精品小学建设既要对原有校舍、运动场、围墙等进行深入加固维修,更要新建1300平方米的教学楼、1320平方米的幼儿园、82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100平方米的水房浴室和60平方米的厕所。伴随着870万元的投入,眼下这所远在天边的牧区小学顺利实现了华丽“大转身”。
    陈虎告诉记者:“总投资达到了2135万元的克戈乡片区寄宿制学校,光是教学辅助用房就面积就是2757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仅比它少了42平方米,更提劲的是还有672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以及开水房和浴室。目前,崭新的学校已投入使用,在校学生人数也从先前的300多猛增到了500多,其办学条件与县城小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陈虎的话丝毫不是“夸海口”。4日中午时分,记者在金马广场附近,恰巧遇到了进城办事的泥朵乡牧民若巴。从他生硬汉语交谈中,道出的却是他别样真切的感受:“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乡上的学校又这么漂亮,不送孩子读书那简直就是愚蠢。我儿子就在乡中心校读二年级,每次回家他都说学校安逸、读书快乐,作为家长能不高兴、能不放心吗?”
    若巴的一席话道出了色达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心声。曾几何时,“控辍保学”不仅是乡镇党委、政府每年开学前“最头痛”的例行公事,而且更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校领导和教师“最无奈”的头等大事。尽管县上出台了很多硬性措施,但破烂的校舍、死气沉沉的学校让不少家长怀疑学校能否教好孩子,进而产生了送子女入学的抵触情绪,以至于一度出现了适龄儿童‘念经不念书、请人代读、出学(差)费以及宁愿交罚款也不愿送子女读书’等尴尬现象。尽管每学期开学前,他们都要挨家挨户动员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家长送孩子报名读书,但被“劝”去读书的学生往往没呆多久,又悄悄“溜”回了家。如今,这一现象已经销声匿迹了。去年秋季开学,整个教育局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小学一年级的招生人数接近千人。这个数字不但比前几年翻了一番,而且都是老百姓自愿送孩子来上学。
    在色达,读书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不仅学生在校能够享受到国家“两免一补”、营养改造计划、困难学生资助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而且5135名学生成为了全县首批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费用全免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家长也能受到奖励。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免学杂费和免费向学生发放作业本和铅笔外,而且还可获1700元的生活补助;凡农牧民子女能顺利完成初中及其以上学业且拿到毕业证书者,政府一次性奖励其家庭1000—5000元;凡是农牧民子女考取国家工作人员者,政府一次性奖励其家庭2000元。前年,县上专门设立了教育基金,一次性筹集资金27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县上再次出台奖励新政策,对纯农牧民子女考上大专者,每生每年资助3500元;对考上本科者,每生每年资助6000元,对考上研究生者,每生每年资助2万元。其奖励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让重教之举点亮了万千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康的希望。
    如果说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是抓好教育教学的前提,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好、能成才”则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而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群众对教育的信心。如何提升老百姓的信心?色达可谓做足了“提升”这篇大文章。
    “提升”,不是空话,而是一系列不折不扣的行动:县四大班子每年定期召开教育发展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工作难题;乡党委政府每学期定期召开教育联席工作会议;学校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家长定期了解机制、村骨干定期询问机制、家长教师定期见面沟通机制、党委政府督访机制;村组干部建立抓教育工作机制,由各村委会安排一名村骨干具体负责联系学校,随时了解本村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坚持学校学生出勤日报和学生护送机制。
    “提升”,不是口号,而是一系列应声落地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动真落实“教学常规八认真”实施意见,注重教师教学流程管理;强化校内科研,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加强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改进教学方法;突出监督与考核,实行奖优罚劣;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相互竞课,促使教师一丝不苟地做足备课、授课环节“功课”,生怕有一点“闪失”;青年教师年度五项技能比赛,进而促成了校内“师徒结对”传帮带深厚氛围的形成;县政府设立的教学成果奖,使得分类考核、统一命题、交叉监考、统一阅卷下的分数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上线”与“下线”的明确界定,既让获奖教师名利双收,也令被罚教师压力陡增;温江区每年选派10名骨干教师赴色达支教与色达每年选送20名优秀校长、教师到温江各学校轮训,随着“双向互动”的持续深入,特别是县上每年选送25名色达籍优秀学生免费到温江就读初中、高中,不仅振奋了师生们的精气神,而且激发了他们爱教乐教和爱学乐学的激情。
    采访中,县中学语文教师孙俊丽深有感触地说:“尽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但他们特别好学,并主动要求各科教师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甚至周末和节假日时间为他们补课;尽管补课教师没有分文报酬,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如今,在我们学校几乎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凡是所教科目的学生考试成绩较上一次增长一分,教师都会自掏腰包奖励学生一个笔记本或文具盒,如果单科考试成绩达到100分,教师就会自行奖励学生100元的学习用品。尽管学校每学期都会对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给予奖励,但教师自掏腰包的奖励却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而他们的学习劲头特别高,进步自然也较快。”
    教育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无边大爱,然而,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也同样需要得到关爱。为留住优秀教师,色达县采取的一系列“暖心工程”确实名不虚传:近5年来,县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4800余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406套,实现了全县教师“人人有房住”;县政府每年投入30万元,表彰奖励优秀校长、教师;县级优秀骨干教师,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工作津贴;对患重特大病的教职工,按病情给予2000—5000元的慰问金;对在教育一线工作年满30周年退休的教师,除兑现州级奖励外,县财政再给予2万元奖励……如此言而有信的关爱行动,为全县教师“爱教、乐教和安心从教”提供了制度保障。
    大章乡、泥朵乡是全县最偏远和最艰苦的牧区。每次往这两个乡里派送老师时,陈虎都心情复杂。很多在学校是班花、校花的年轻姑娘,到大章、泥朵不出一年,白嫩的皮肤就被晒成了“高原红”,看起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次看到她们我特心疼,但又没有办法,那些地方也需要优秀教师,那里的农牧民子弟也需要优质教育。”陈虎满是同情地说。
    在结束采访时,州委常委、色达县委书记张平森话语坚定地说:“尽管色达县在学校硬件建设跃上了新台阶,但软件建设还需要加强再加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重视教育一刻也不能忘,发展教育一丝也不能松。只有砥砺奋进、全速前行,我们才能真正阻断代际贫困。”
     
    
  • 上一篇:康定市首批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挂牌
  • 下一篇:炉霍县大力创新普法宣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