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一个藏地小山村的脱贫经

甘孜日报    2016年11月02日

 
 

 
    ■新华社记者 李力可
    2000只公鸡的声声鸣叫,打破了湾地沟村的宁静。
    湾地沟村是雅江县高山峻岭中,一个只有300多人的藏区小山村。
    “真是湾地沟的大日子。”10月19日这天,卓呷和许多村民赶到养鸡场帮忙卸货赶鸡。可是,这些和市场上卖的肉鸡看起来没什么差别的鸡种真能帮大家脱贫吗?看着这座现代化的养殖场,卓呷依旧没有打消心中的疑虑。
    靠山吃饭的命运在湾地沟延续了几百年。漫山青冈树,一条小溪,在温暖湿润的谷地气候作用下,孕育出了品质优异的食用菌——松茸。
    18年前,卓呷的丈夫离开了人世,留下3个孩子。“再穷也要把孩子养大。”那时起,卓呷挑起了一家的生活。出去打工,孩子年幼,需人照顾;在家务农,山高坡陡,贫瘠的黄土地,又怎能撑起一家的开销。哪里去找钱?松茸成了一家人唯一的希望。
    每到8月松茸成熟,卓呷就进山采松茸,把孩子托付亲戚照顾。松茸昂贵的价格让所有人心动,上到五六十岁的老人,下到十三四岁的小孩,背上干粮到山上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家中只留下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童。在湾地沟,卖松茸的钱占到了村民收入的一大半。
    为什么一个有着名贵山珍的村庄却依然贫困?
    村支书杨让布告诉记者,松茸无法人工培育,且产量极不稳定,今年丰收往往预示着来年产量锐减。每当松茸产量不佳,没有收入的卓呷只能靠亲友的接济,挣一年借一年,家里生活不但没有改观,反欠下了3万余元外债。
    山,养活了湾地沟人;山,困住了湾地沟人。湾地沟村去年人均收入只有4300元,86户村民中有16户贫困户。
    湾地沟终于要变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工作走进了一个个贫困村。彻底铲掉高原的穷根,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
    去年8月,四川省委选派的驻村工作组来到了湾地沟村。他们一到村里便开始走村串户摸情况,热情好客的村民拿出了酥油茶,但他们是来做什么的呢?和他们见了一次又一次,卓呷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笑着说是在找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四川省国防科工办驻湾地沟村第一书记蒲江涛和四川省畜科院驻湾地沟村的技术员夏波在考察产业时发现,雅江县市场上所销售的肉鸡多是外地肉鸡,年销量达2万多只。而湾地沟村虽地处高原,但海拔相对较低,未经污染的山林正是全县为数不多适合喂养土鸡的地方。
    今年3月,湾地沟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准备养殖高原特有的藏香鸡。听说入股有分红还能补贴3000元股本,卓呷一家拿出了2000元在合作社入了股。
    但只跟牛羊打过交道的村民连鸡圈都没见过。
    夏波和蒲江涛在成都找到了一家红标鸡养殖企业,说服他们到湾地沟建了养殖基地。没有技术,企业提供鸡苗和成品饲料;没有销路,由企业用保底价回购。
    卓呷的小女儿梅朵今年大学毕业,在家备考公务员的她主动担起了修鸡舍的任务。“房子是我1岁的时候爸爸修的。”而现在梅朵已经把以前堆放杂物的房间刷上了水泥,今天农技员夏波给她讲解鸡圈的围法。不久后,这里将养上50只土鸡。
    楼上突然传来一阵电锯的声响,卓呷告诉记者:“房子20多年没变过样了,我让施工队来重新装修一下。”
    谈起脱贫后的湾地沟村,蒲江涛充满憧憬:“湾地沟村已经通了水泥路,明年养鸡场年出栏量能达到2万只,到时我们要把湾地沟生态土鸡做成雅江除了松茸以外的另一大品牌。”
    
  • 上一篇:乡城县开展旅游民居接待培训
  • 下一篇:色达县气象局通过省级文明单位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