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2月20日
——乡城县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干净整洁的村落。
漂亮搬迁房。
■何才华 文/图
素有香巴拉之称,被誉为香格里拉之源的乡城县位于我州西南部, 全县辖3镇8乡,总人口3.3万人。近年来,在脱贫奔康路上,乡城县深入实施“红旗堡垒、头雁培育、乡城先锋、党群连心”四大工程,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与产业扶贫联动发展,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助推“好习惯”和“好风气”的形成,让贫困群众逐步过上幸福生活。
移民搬迁挪穷窝
群众住上好房子
蓝天下,乡城县洞松乡卡心移民搬迁聚居点里漂亮别致的新居错落有致,在群山环抱中,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格外引人注目。
“我以前居住的地方,条件差,不但缺水,下雨天老担心山体滑坡,现在好了,在新居再也不用担心这些了。”59岁村民克斗占追指着远处的山坡说。以往,洞松乡热斗村、克斗村、固松村和卡心四个村居住条件恶劣,土地贫瘠、长期缺水,庄稼收成低,同时又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为让群众住得安全,过上舒心的好日子,乡城县一方面将受到地灾威胁的群众全部纳入地灾避险搬迁规划;另一方将避险安置与脱贫致富统筹推进,同步进行。洞松乡党委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宣讲搬迁政策,在对口援助单位泸州市的援助下,采取政府投入和群众筹资的方式,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热斗村、克斗村、固松村和卡心四村群众起早贪黑投工投劳,相互帮助夯墙,搬木头、运材料,不分你我,不计较得失,只为早日搬进新家园。
移民搬迁是贫困群众挪出穷窝、拔掉穷根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乡城县以搬迁移民扶贫为抓手,对生存发展条件差、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积极探索出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党员引领、民主管理、产业发展为主的“353”工作法,实现了搬迁移民“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目标。
截止2016年,乡城县已实施7个村整村移民,移民户数达415户、1970人,他们从条件艰苦的高山或半高山上搬迁到海拔较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居住,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产业引领致富路
百姓过上好日子
乡城县巴麦村有25户167人,其中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9户44人,是典型的贫困村之一。传统农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固有的思维模式遏制着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小康梦。
经过调研,青麦乡党委把产业调整作为巴麦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通过宣传引导,江里尼玛等4户党员示范户,率先建起了生猪养殖场,实施规范化生猪养殖。在示范户的带动下,村民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发展能力的信心得到增强。目前全村已有15户群众搞起了生猪养殖,有10户建起鸡舍准备发展藏鸡养殖。除此外,部分农户借助田园藏乡美景与企业合作打造高端民宿接待,将发展重心转向旅游业。
为形成长期、有效的增收渠道,巴麦村利用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端口,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有效的技能培训增强了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
为加快脱贫步伐,青麦乡党委打破“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本地特色以及资源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开拓菩提种植销售渠道和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丰盈了集体经济。巴吾农民酿酒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酿酒葡萄110亩,确保人均有0.6亩以上的葡萄增收地。
热龚村葡萄种植户中则介绍说,以前家里主要靠务零工和虫草松茸收入,现在靠种植葡萄收入可观,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一年的生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险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加起来已远超过了脱贫标准线。
四化四美树形象
乡村形成好风气
2016年,乡城县出台《“四化”、“四美”创建评比实施方案》,标志着乡城县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活动在全县普及推开。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域旅游推进中提升城乡新形象,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和群众幸福指数成为了一项全民参与的工程,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按照最美景观、最美村道、最美民居和最美院落建设标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树栽花,清理垃圾死角、制定村道管护措施,整治乱搭乱建,保护原生态突出本地特色等等举措成为乡城县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美旋律。
每到农民星期天,村民在村级活动室里跳锅庄、讲笑宴其乐融融,或是邀请种养技术人员到田间地角讲实用技术,邀请县上宣讲员到村里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学知识、学技术。在夜校里,群众学经营、学法律、学汉语、学乡村旅游知识。加强学习拓宽致富门路成为了乡城农牧民群众的时尚和追求。
“现在村变得越来越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通过农民星期天和夜校上课,村民都接受了很多新的理念,开拓发家致富的思维,整个农村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贫困村呷乃卡村第一书记拥色很是感慨四化四美助推好风气的形成。
树立文明新风尚
村民养成好习惯
走进然乌乡克麦村,但见环村入户路干净整洁,每户农家从庭院到室内都井然有序,没有杂乱之感和脏乱差现象,村民更是热情友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会邀你去家里喝茶,让人倍感亲切。这种好习惯和好风气的形成除了来自这方和谐土地上百姓与生俱来的淳朴与友善外,更源自于各级组织长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脱贫攻坚,硬件重要,软件建设更为重要,只有硬件达标、精神富有,产业支撑,群众感恩奋进这才是真正的脱贫。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方面,乡城县妇联组织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为载体,组织巾帼自愿者开展入村宣讲、入户示范,利用各村的妇女之家和妇代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身边鲜活事例,围绕“四个好”目标要求,从美丽乡村、和谐家庭、文明习惯方面进行宣传宣讲,从庭院打造、房内摆设、餐具清洁、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演示讲解,培养农村妇女养成爱清洁、讲文明、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提升了各村群众的文明素养。
“通过这几年持续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基本上改掉了陋习,大家感恩奋进、遵纪守法、友善和谐的愿望更加强烈,好习惯和好风气的形成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营造了全民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2016年,乡城县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仲德村、呷乃卡村、热打村和色尔宫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脱贫攻坚工作获省州第三方评估组的高度评价, 9个贫困村、187户贫困户和1069人退出贫困序列,退出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