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公益性岗位让炉霍880户贫困户受益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长春在清扫街道。

    ■洛绒呷瓦 见习记者 刘娅灵 /

    227日是藏历火鸡新年的初一,一大早,家住炉霍县仁达乡勒格村的长春便忙碌着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早餐。吃过早饭,她和丈夫带着两个穿着新衣的女儿去清扫村道。天气虽然寒冷,但家人的陪伴,让长春感到十分温暖。

    长春是炉霍县公益性岗位政策众多受益者之一。由于长春体弱多病,且家里孩子年幼需要照顾,长春的丈夫没有外出打工,全家生活就靠他挖虫草,采野菌,偶尔做木工活来维持,日子虽然清贫,倒也还过得去。2015年初,为便于孩子读书和长春治病,长春的家从高山之地搬了下来,新修的楼房让他们家欠下了近十万元的债务,这让他们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陷入了窘境。更让他们烦恼的是家里原有的耕地,因离新居住地太远,只得放弃,现只能租种当地其他人家的土地。虽说租金不贵,可对一贫如洗的长春家来说,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建新房时没赶上当地政府扶贫移民搬迁的好政策,为此,夫妻俩懊悔不已,“唉,都怪我们自己搬早了,没赶上好政策啊,不然的话,我家建房也能拿到十几二十万的搬迁款,生活也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艰难!”长春的丈夫对记者懊悔地说。

    “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长春回头对丈夫说,“现在政府为我安排了一份村道保洁工作,工作既近又轻松,每个月还有500元的收入,生活开销基本上够用,我老公挣的钱就能攒起来还欠款了!过年过节还可以奢侈一把,给孩子买件新衣服!”长春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着话,边用力挥舞着扫帚扫地。

    在该县斯木乡瓦达上街村,有一位远近知名的孝老爱亲妇女,她就是曾当选为“四川好人”的刘双凤。刘双凤的丈夫巴登登真瘫痪在床近2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刘双凤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年事渐高的婆婆,一边努力挣钱养家并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在精准扶贫中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日子再辛苦,刘双凤也丝毫没有放弃孩子的学业,她总是说:“家中再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只有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她把一双儿女培养成了大学生。为了帮助她家脱贫,并能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80高龄的婆婆,村里选她当上了环境卫生保洁员。“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虽然今年我已经53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可是我再坚持一两年,孩子就工作了,到那时,我家就能脱贫了,到时这个公益性岗位就能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啦!”谈起未来,刘双凤信心满满。

    洛绒乡是炉霍县典型的牧民定居乡镇,该乡大多数群众以前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洛尔巴村的拥登绒曾经也是其中一名游牧民,住的是位于偏远山谷或山顶的牦牛帐篷,一年要搬很多次家。自从几年前结婚后,他便从牛场上搬了下来,靠贷款修了一座新房,为此也就欠下不少债务。拥登绒说:“现在孩子们都太小,最大的也才4岁,我不放心离家外出务工。好在村上让我去当广电信息员,负责安装、维修村村通电视系统,有时村里搞活动时帮忙安装音箱话筒,这样足不出户每月就有500元的收入,加上挖虫草什么的收入,再过几年我就能把欠款还清了。”

    这样的故事,在炉霍县还有很多很多。不论是因病致贫、抚育子女致贫,还是因读书致贫、修房欠款致贫,在贫困群众处于困难的时候,该县推出公益性岗位这一利民惠民,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主动性的政策,让当地贫困群众在劳动中脱贫,在实干中脱贫,在充实和自信中脱贫。

    据了解,去年,该县按照每个贫困村安排饮水灌溉员、环境卫生保洁员、村内户外道路护理员等共计10个村级公益类岗位的规划,在88个贫困村共设立了880个公益类岗位,并配发黄色马甲、扫帚、工具箱等用品,让880户贫困户在实干中得到专项资金528万元。


  • 上一篇:雅江县:形成四种风气 增强五种能力
  • 下一篇:九龙县增强妇女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