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4月27日
发展建设中的石渠县。
牧民喜领合作社分红。
石渠风光。
草原植被恢复。
■记者 唐闯 肖宵 格桑土登
石渠,地处川青藏三省交界之处,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有维系着长江、黄河源头的生态平衡的高寒湿地群,有源远流长的游牧部落文化。
千年之前,往来于唐蕃古道上的人们在石壁上刻下佛像以祈福免灾;今时今日,在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的“生命禁区”,人们在坚守中追求梦想。
游走“太阳部落”,色须镇宽阔的街道上车流穿梭,达龙牧业合作社里一片忙碌,洛须蔬菜大棚中绿意渐浓,邓玛湿地公园建设现场人头攒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党建工作会和全州宣传部长会精神,今日本报继续刊发 “春潮涌动逐浪高、破题发展攻坚路”系列报道,以期对各地各部门有所启发和借鉴,促进“大讨论”活动和扶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扎溪卡的四月天,凛冽的风、从云层里隐约透出的阳光、漫舞的雪粒,犹冬更胜冬。鸦雀高飞盘旋掠过山丘,牦牛四处游走草原,白唇鹿在自然保护区里灵逸跃动,草芽倔强的从冻土中探出头。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石渠,冬天就像是被拉长的年轮,被覆盖的青春,被凝固的时光……年复一年,坚守在这里的人们辛勤播撒耕耘着每一季心灵的田禾。他们常说,要守住冬天,就得守住自己的一颗心。
漫步辽阔牧场,驻足摩崖石壁,踏过层层湿地,分明可以感受到冬日阳光下闪耀的生命张力。
万物凋零、呵气成冰的高原冬日,却是石渠的干部职工和农牧民们最“亲近”的时候。
“石渠县域辽阔,牧民逐水草而居,只有冬天才回到定居房中居住。”县委书记袁明光说,最寒冷的时节就是进村入户最有利的时机,“把全县能调用的干部几乎全部组织起来‘撒在’面积相当于两个成都市那么大的地方开展工作,我们将此称为‘这个冬天不太冷’。”
这就是该县去年11月至12月开展的“千人大下乡” 、“千人大宣讲”、“千人大走访”活动。在极寒低温达到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中,高原反应、嘴唇开裂、雪盲眼痛,没有阻挡住干部们奔走的步伐,他们迎风冒雪开展政策、法制宣讲,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排查安全隐患,送上越冬物资……
在情真意切的宣讲声中,在发自肺腑的叮嘱声中,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丝丝暖流汇入农牧民们的心田,次次坚守呵护着扎溪卡的冬天。
“回想这个活动,我们一起走村入户的同事们,全都精神百倍。”
“冷是冷、累是累,但能脚踏实地的为群众工作,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公务员生活。”
“千人大下乡,大家都在你追我赶比拼工作成绩,谁也不甘落后。”
石渠干部职工们质朴的话语中,传递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去年冬天开展的这场声势浩大的“三千活动”,最终达到“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包虫病综合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深入人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基层党建更加夯实”的目标。石渠县的各项工作,在冬天里开了个好头。
“事实证明这种工作方式‘事半功倍’,虽然海拔高、天气冷,但干部职工们秉持为民服务的信念,出色完成了任务。”袁明光目光坚毅,嘴角上扬。
4200米的海拔高度,也是石渠县干部职工用信念坚守的高度。
“要把石渠模式推广出去。”3月2日,四川藏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玉树州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讲到。
“石渠模式”,是指在包虫病防治攻坚战中,石渠县在省、州的帮助下,形成党政强力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摸索出的“两抓四管六结合”的包虫病防治模式。
“我们看一看大数据,去年底已完成82300人包虫病筛查工作,筛查覆盖率达92.45%;持续治疗患者6142人,新发现患者335人,已实施手术治疗315人;对所有符合服药条件的患者已全部实施免费药物治疗。”县长罗林说。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石渠县包虫病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30%、2015年的53%,提升到了现在的75.71%,群众对综合防治的支持度达94.33%。
而在最为关键的犬只管理环节,“石渠模式”体现出高原人特有的智慧。
“我们委托科技公司开发出犬只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了数据采集和信息传输汇总,通过项圈就能识别它们的‘身份’”罗林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拿出手机比划着,“下一步将接入手机APP,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每一只狗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科学有效切断包虫病传播途径。”
正是这个在外界看来全省最偏远的地方,率先探索出了这种新技术。
“这项‘专利’一推出就获得各级肯定,受到群众欢迎。目前,已有上级领导要求在全国进行推广。”罗林说。
而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纳入健康扶贫重要内容,在防治包虫病过程中推出的草原修复、鼠害治理,这些“一举多得”的措施,都获得中央肯定,为藏区乃至全国包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借鉴。
“之前乡亲们都非常害怕这个病,没想到现在能治疗了。”格孟乡牧民拉措说,“而且县上给我们多次宣讲,帮我们管理村里的狗,让我们了解到这个病是可以预防的,知道怎样预防,大家心里面都不怕了。”
25191平方公里,既是扎溪卡草原的广度,也是石渠人用智慧呵护的广度。
4月21日,在洛须镇纳扎村,43岁的仁昂望着政府为自己修建的新房,琢磨着挑个好日子搬进去。这栋按照当地民居“森格卡(狮子口)”式样设计,水电全通并完成内饰装修的“三室一厅”房屋,是全州首栋节能环保钢结构装配式集成民居。
这套民居从开挖基角,到全面落成,仅仅用了七天!
“这是一次具有首创性质的尝试。”罗林表示,目前这种先进技术在高原使用还是“独一份”,“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我们和成都一家公司合作,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修建装配式建筑。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在石渠切实可行,目前已成为全州试点。”
同样是在洛须镇,龙溪卡村230多平米的村级活动室,只用了短短28天便完成建设装修,并投入使用。
据施工方介绍,这种装配式建筑采用微型注浆钢管桩技术,外墙体全部预制,而材料采用麦秸秆混压加工,整个建设装修流程仅需要15个步骤。通过科学论证后,目前这种技术在国内外都有成功应用的案例。
“材料非常轻便,而且坚固耐用,防火防水性能都经过了严格测试,建筑整体结构9度抗震。而它的建筑成本每平方米只需要1200元,能够满足零下十五度的低温施工要求,非常适合在这里推广。”洛须区工委书记阿松敲着墙面,信心满满的说道。
建设工期短、成本优势明显、安全环保……无论有多少优点,装配式建筑,这样一个连名字尚且有些“概念化”的新兴事物,能在石渠“落户”成为全州试点。靠的,便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石渠每年的有效施工期仅有4个多月,采用常规方式建房进度肯定会滞后。”石渠县副县长李林说,是相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倒逼”出了这个创意,“逆向一思考,大家觉得改换材料就是缩短工期的好办法,于是多方考察后引入企业将此事敲定”。
李林直言:“石渠是全州海拔最高的地方,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时间显得弥足珍贵。在这里更需要超前思维,需要有敢拼敢闯的工作激情。”
当下,一些石渠县的干部已经开始设想大范围推广新技术,在本县建设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厂,供周边各地使用。
7天,是全州第一栋装配式民居修建的速度,也是石渠人用激情创造的速度。
4月21日,记者离开石渠时,县委书记袁明光正浏览着工作微信群“扎溪卡瓦”中各部门和各乡镇发送的上百条最新动态,虾扎镇 “腾吉畜牧专业合作社”的4000多名社员正期待着第一次“分红”,13500余株刚栽下的树苗在洛须镇迎风挺立……
“无春”的4200米高原上风雪依旧,人们依然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坚守着冬日里的那份初心,闪现着美丽与圣洁,传承着春华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