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25日
海子村村支书陆正高介绍中蜂养殖。
本网讯(记者 田杰 陈杨 张嗥 文/图)5月19日,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村民付文华看着一群群嗡嗡叫的蜜蜂飞进飞出一片忙碌,开心的唱起了山歌。欢乐的节奏,表达着他内心的喜悦。
3个月前,还在为脱贫苦恼的付文华,随着“贡嘎中蜂”养殖扶贫项目的落地,一家人都对未来的“甜蜜”生活充满了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一定会赚不少钱,明年就可以再多养一些,这样一来,别说脱贫,致富都没问题。”和付文华家一样,和平村33户贫困户都追起了“甜蜜”的产业。
说起在“贡嘎中蜂”养殖扶贫项目,泸定县农牧科技局局长陈宇建赞不绝口:“这个项目太切合泸定实际了,我们这里花源丰富、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养蜂。当地群众虽有养蜂习惯,但因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致使蜂蜜产量很低。而今,‘贡嘎中蜂’养殖扶贫项目的落地,特别是成都三千米甜蜂业有限公司的成功引进,养蜂也就成了助农脱贫增收的‘甜蜜产业’。总投资1045万元的养殖扶贫项目,由蒲江、企业、泸定按4:3:3的投资比例构成,将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企业建立繁育基地,免费培训、技术指导养蜂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每个村集体经济优先养殖15群“贡嘎中蜂”。据项目技术顾问兰云全介绍,蜂农熟练应用这套技术后,每个蜂箱的年产量将从过去每年5公斤左右,提升至20至25公斤,其增收效果确实显而易见。”
为加速“甜蜜”产业发展进程,该县采取对口援助的蒲江县财政补贴一点、泸定扶贫项目配套一点、企业帮扶一点、村集体经济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帮扶措施,贫困村集体经济只需从产业扶持基金中投入132元,就可领取一群年产值不低于1200元的“贡嘎中蜂”,加之企业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蜂产品回收,以求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
目前,首期培训已在12个贫困村完成,并现场为每个村分发了15个包含蜂群在内的蜂箱;预计8月底前将向全县38个贫困村和930户贫困户发放“贡嘎中蜂”1500群。据初步测算,570群蜜蜂将为每个贫困村增加1.8万元的集体经济;930户贫困户将实现户均增收5084元,1858名贫困人口也将随之脱贫。
采访中,蜂农张洪彬满心喜悦地说:“我自己养了十几年的蜜蜂,过去一个蜂巢的蜂王死了,我就没办法了,不知道怎么人工培育蜂王,而蜂王直接影响蜂蜜的产量。现在,政府既组织我们免费培训,又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养殖户能不脱贫致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