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3年11月04日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世界高城理塘县奔戈乡的省级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探索科学治理沙化土地的新画卷:一排排扦插的高山柳随风摆动,一株株沙棘苗长势喜人,在沙坡头、滩地上,白刺花、披碱草、黑麦草挨挨挤挤,郁郁葱葱……昔日的不毛之地,今朝变成了沙生植物斗芳争艳的绿色世界。
理塘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受恶劣天气、过牧、采矿、鼠虫害、水源枯竭、流沙前移、地质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沙化现象日趋严重。据2009年全国第4次沙化土地监测确认,该县各类沙化土地面积568065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6%。如不及时治理,沙化将逐步扩大,造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牲畜构成严重的威协。
2007年,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到了这片亟待救援的土地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沙治沙的总体布局,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厅的支持帮助下,理塘被确定为“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的试点县”之一,该工程第一阶段,从2007年——2009年历时3年,3年要完成治理沙化土地2.4万亩,平均每年完成8000亩,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
2008年3月,治沙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草原,唤醒了还在浓浓睡意中的世界高城。为了不再扩大对草场的破坏和植被的影响,理塘县林业部门实施了人工作业。在各种机具使不上劲的情况下,人们背着一袋袋土、一块块石头、草皮,涌向治沙工地。针对高寒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量大,资金不足,植物生长期慢等特殊条件和困难,理塘县林业局有效地利用了本地草原上的甘草皮墙,用甘草皮墙在流动的沙地上打成网格,然后在网格中添上土,再撒上草种,一片片绿草犹如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据介绍,从2007年至今,该县已完成沙漠化土地治理19315亩,工程总投资3000余万元。
据理搪县副县长安世文介绍,56万余亩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当地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10个乡镇,在治沙工作上,理塘县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先难后易“的治理方案,治理区确定在奔戈乡、高城镇、藏坝乡等沙化较严重的区域。通过采用围栏封禁、填沟堵渠、生物沙障、土肥措施、植灌种草、后期管护等多种措施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地区畜牧业产草量逐年提高,也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用平均每亩624元的投入完成了1400元的治沙工作量。”理塘县林业局项目办负责人祝希强指着身后一片长满高山柳、沙棘等灌木和植被的山坡对记者说,五年前,这里沙尘满天飞,一下雨经常淹没一旁的217省道,而这里恰好是川藏滇大香格里拉环线的重要节点。2008年后,通过围栏封禁、植灌种草、客土回填、牛羊粪固沙、设置生物沙障、设置挡沙墙填沟堵渠等多种手段,完成了这一片区的的治沙工作。
“治理沙化土壤的难度不仅在于需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治理时间也较长,需要2-3年,再用1-2年的时间去维护。否则,很容易造成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祝希强表示,沙化治理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就像治“牛皮癣”一样,生物沙障植物生长慢,生态还是比较脆弱。下一步我们必须对治理过的草地进行网围栏,禁牧休牧、采用聘用当地群众参与对治理面积进行管护和对网围栏进行看守的方式加强综合管护,才能达到沙化草地恢复植被的目的。他们还将多方争取资金,力争让理塘更多面积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由于治沙走向了项目化,示范区附近的农牧民群众添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行业:治沙挣钱。“我在这片治沙区扦插高山柳枝条、栽植沙棘等设置生物沙障,每天至少能挣到80元以上。”藏坝乡牧民土登达吉介绍说,“到第二年3月份用牛羊粪固沙后,至少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国家的防沙治沙工程不及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还能让我们靠打工来增收致富。等几年沙棘的种植规模大了,我们的致富路子又宽了。”据了解,仅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一项增收总额已达220万元,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农牧民除了治沙工程的收入外,还有造林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收入。
“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既是保护脆弱草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质量的重要基础,又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这项工程里主要的就是必须和老百姓的利益相结合,也就是通过生态建设,让老百姓致富。”安世文说,土地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百姓在比较贫困的情况下过度地依赖植被,开垦、放牧,如果能够帮助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就能减轻对植被的依赖,有利于植被保护。给老百姓出路,防沙治沙才有长效
如今,通过努力,理塘县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得到明显恢复,当地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也为牧民增收和项目实施区湿地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说积累了高寒地区防沙治沙的技术和宝贵经验。(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