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农牧民有了“绿色银行”

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22日

白玉森工发展生态产业助农脱贫奔康

仲学村村干部带领村民在药材基地除草。

     本网记者 马建华 见习记者 唐睿 文/图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孟浩然笔下的美丽山村风光,而在白玉县农村牧区,绿树环抱、青山相伴的景象,就在农牧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大家加油干,争取下午把这片俄色树苗基地的杂草除干净。6点收工,每人就可以领到100元的工钱。”5月19日,骄阳似火,在白玉林业局仲学中藏药材基地,绒盖乡仲学村主任翁青昂布带领12名村民顶着烈日清除杂草。

       A

      仲学村共有42户、180人,贫困户12户。正值挖虫草季节,仲学村村民却争先恐后到白玉林业局中藏药材繁育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务工挣钱。翁青昂布解释说,仲学村虫草资源稀少,因路途遥远,辛辛苦苦上山挖虫草,有可能空手而归,因此,村民们放弃了上山挖虫草的念头,到基地来打工,村民们早上8点到中午12点劳动,中间休息两个小时,下午4点是喝茶时间,6点下班就可以领到100元钱。

      翁青昂布告诉记者,白玉林业局中藏药材繁育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成以后,不仅流转村民的土地,还使用当地村民务工,对村民脱贫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他家流转了13亩土地,流转费每亩1000元,一年就有1.3万元的收入,加上务工收入,一年从基地获得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自己一个月有两千元的工资,加上林补、草补等惠民资金收入,家庭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因为是季节性务工,为了保证村民都能够在基地挣到钱,村委会实行轮流派工。在县上有关部门和白玉林业局的帮扶下,2018年,仲学村已经整村脱贫。

       基地负责人胡林介绍说,近年来,白玉林业局聚焦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流转土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并积极推进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等院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近5年的建设,白玉林业局中藏药材繁育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已基本形成“公司+院校+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已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了州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助力贫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白玉林业局以1000元/亩/年的土地租赁价格流转绒盖乡仲学村的土地255.9亩,贫困农牧民年均直接土地收益10000余元/户,人均增收达1300元以上。企业与基地所在村签订了《劳务用工合同》,采取现场用工,当日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切实保障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收益。

      2013年以来,周边老百姓在种苗基地和药材基地务工6000余人次,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达60余万元。基地在吸纳本村群众及邻近村剩余劳动力到基地务工获取劳动报酬的同时,还强化技术指导,让老百姓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基地的核心示范作用,调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藏药材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其种植水平,不断扩大推广区种植规模。受绒盖乡边布村的邀请,白玉林业局对该村中藏药材种植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指导,提出项目建议和种植规划,并签订了中藏药材种植《合作协议》,合理确定产品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近年来,白玉林业局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主动参与并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B

     2018年,该局主动与县委、县政府和县环林局及有关区乡政府协调对接,领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了白玉县麻邛乡异地植被恢复工程人工造林投资45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作业面积0.3万亩,当地村民从该项目中获得务工收入10.14万元;完成了白玉县麻邛乡安章村路种花工程投资60万元,实施路种花作业面积22030平方米,当地村民从该项目中获得务工收入17965元,租用当地村民车辆并支付租车费用39817元;完成了白玉县亚青寺整治绿化工程投资140万元,实施整治面积43420平方米,当地村民从该项目中获得务工收入19000元,租用当地村民车辆并支付租车费用24950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要求,自2017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115人次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生态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15份,支付保险费11500元,结付护林工资64.4万元,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人均年增收5600元。白玉林业局以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使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以来,完成了封山育林任务1.7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1万亩的公益林建设任务,其中,聘用农牧民群众257人次完成造林面积200亩,获得劳务收入5.5万元;完成了国有森林抚育补贴项目12万亩,其中,聘用农牧民群众514人次完成抚育面积3.81万亩,获得劳务收入280万元。同时,完成了2017年度省级财政林业生态保护恢复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人工造林面积0.2万亩,其中聘用当地农牧民66人次完成造林面积0.11万亩,获得劳务收入6.6万元。采收野生菌类是白玉林区的优势和传统,也是农牧民经济来源的主要渠道。近年来,白玉林业局所属察青松多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高原农产品开发分公司,持续加大野生菌类加工车间的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野生菌类采收的积极性。2013年以来,累计采收加工各类野生食用菌200余吨,老百姓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已达600余万元,成为了又一助农增收、脱贫奔康、产业富民的好项目。

       白玉林业局局长柳孝林表示,将继续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开展与资源保护相一致的生态旅游,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 上一篇:九龙县草原返青期调查工作圆满完成
  • 下一篇:白玉县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