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03月31日
■ 记者 谢辉 泽央
近日,本报市民热线接到市民电话,报称自己被“邮包涉嫌藏毒”诈骗电话所骗。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警惕 邮包诈骗再次来袭
3月26日,家住康定县姑咱镇居民李先生(化名)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康定县公安局的电话,被告知“你有包裹被查出藏着毒品”,并让李先生马上跟县禁毒大队联系,并告诉了他一名经办此案干警的电话号码。
一听“藏毒”二字,李先生立即吓懵了。按照号码拨打过去,“你的包裹和我们正在调查的一个毒品案有关。”电话里“民警”的几句话让李先生心跳加速。不过对方马上又说:“这应该是你的身份信息被毒贩盗用了,所以你银行卡上的毒资已经被警方跟踪。为避免资金被毒贩利用,需要冻结你的银行账号。请你赶快到银行ATM机上把钱转到警方指定的安全账户,我们会进行加密保护。”
心急火燎的李先生信以为真,马上赶到银行,按对方的操作提示,往对方提供的账户上进行了转账。第二天,李先生再次拨打那个号码,却再也打不通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据康定县刑警大队队长杨成介绍,近期康定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已接到康定城区、姑咱、丹巴、道孚、巴塘等地多起“邮包涉嫌藏毒”诈骗电话报警,其实,此类诈骗手段并不新颖,但依然有不少人上当受骗。主要是利用了群众对公安机关办案程序不了解及怕事的心理。
查案 牵涉面广侦破困难
据康定县刑警大队副队长杨毅介绍,此类电信诈骗案件并非新鲜事物,几年前州内就受理过多起此类案件。2011年底到2012年初,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就曾派出专案组远赴福建省侦办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州内受害人追回被骗款十多万元。
受骗款虽被追回,但诈骗团伙却并没肃清。查办此案件的干警驻扎福建一月余,调查了解过程中,也深入体会了这类案子的复杂和侦破难度:电信诈骗团伙有三大平台,包括技术平台、诈骗平台、取款平台。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虽然环环相扣,但却各自独立。
诈骗平台编辑虚假短信的文本并发送给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利用互联网搜索出一个地区的手机用户号码段,然后随机组合出上万个手机号码。他们利用一台群发器和多张手机卡大量发送虚假短信。
受害人接到短信后,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此时假扮成国家公务人员的诈骗平台“粉墨登场”。诈骗平台上的犯罪分子根据老练程度和应变能力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电话员。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受害人“上钩”后,从一线层层诱骗至三线,最终由三线电话员将受害人骗至银行自动柜员机,并按其指令将钱转到诈骗平台的账户。
确认收到赃款后,诈骗平台会在第一时间联系若干取款手。这些取款手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按照上线的指令,分多次取走诈骗平台账户中的赃款,然后再将这些诈骗款回流到诈骗平台私人的账户中。到此,一个复杂且隐秘的电信诈骗流程完结。
“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犯罪链,常常是每成功侦破一次只能摧毁其中的一个环节,难以端掉整个犯罪集团。”杨毅说。
提醒 冷静对待求助警方
据杨晨、杨毅介绍,现在电信诈骗犯罪群体日益职业化、诈骗流程专业化、作案手段日趋科技化,运用IP拨号器等虚拟拨号器,犯罪分子可以远在省外用康定的号码进行拨号。
而且,电信诈骗案普遍具有隐秘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公安机关办案往往涉及多个省市和部门,面临着侦查难、追赃难、追捕难、取证难、定罪难等问题,致使此类案件侦破难度进一步增加。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这类“邮包诈骗案”,嫌疑人抓住市民喜欢网购、怕牵涉毒品类案件的特点,先冒充邮局工作人员或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拨打受害人电话或以短信形式,通知受害人包裹无法送达或涉毒,再提供所谓的客服电话,以假警察设陷阱,假银联出招,使受害人产生恐慌的心理,要求市民通过ATM机将存款转入“安全账户”。市民一旦遭遇此类情况,首先应冷静分析,及时拨打110报警。杨晨特别强调,公安办案不会要求市民出示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更不会向百姓索要钱财。此类案件是可预防案件,针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能被对方的“口气”和“身份”吓倒,切勿轻信,谨防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