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05月14日
种植户的喜悦。
■ 建康 文/图
5月12日上午,笔者在丹巴县革什扎乡布科村采访时,发现整个村子静悄悄的。询问一位正在自家房前忙碌的老大爷,他直截了当地说:“他们都到寨子背后的葡萄地里做活路去了。”
在老大爷的引领下,笔者找到了正在葡萄基地除草的村支书田仁富。随即,笔者与他展开了一问一答式的交谈。
“你们最近主要在忙什么?”
“这个星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全村劳动力给葡萄除草,下个星期重点是施肥”。
“自己家的活路咋办?”
“我们村的耕地都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给公司了,自家就剩点自留地,没啥可忙的”。
“没有耕地,收入咋来啊?”
“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跟公司签了协议,耕地租给他们种酿酒葡萄,公司每年按每亩地1000斤玉米折算成钱给我们,玉米价格随行就市。”
“那算起来划得着不?”
“肯定划算,我们还可以在这里打工,40块钱一天呢”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姐插话道。
“是的,葡萄基地的劳务用工都用给我们村上的,一年一亩地35个工;我们的农家肥也是卖给他们,等葡萄挂果后,我们还可以分到15%左右的红利;另外,基地不忙的时候,村上的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自己也没有什么风险。现在每户村民的收入比以前要高3000元左右,以后绝对会更高”。田仁富羞红着脸对笔者说道,“其实,我们村种葡萄已经落后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巴旺乡齐支村看看,他们那里的老百姓已经发葡萄财了哦!”
当笔者兴冲冲赶到齐支村时,正遇到刚从葡萄园忙碌回来的村民泽旺仁真,他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乐呵呵地说:“种葡萄肯定比种粮食强好几倍,我做梦都没想到,种葡萄居然也能致富!”,泽旺仁真怕我们不信,就带着笔者来到了他自家的葡萄园。一路上,他感慨尤深地说:“我是左比村地道的农民,家里3口人、3亩地,辛辛苦苦种了几十年的小麦、玉米,可日子始终过得紧巴巴的。同样是这3亩地,人的观念一变、种的东西一变,收入自然而然也就变啦!去年,单是卖葡萄,我家就成了‘万元户’!”泽旺仁真感触尤深地说,“种葡萄,确实比种小麦、玉米划算。因为,传统种植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而种葡萄的体力消耗不大,妇女都可以干,只需细心和有耐心就行了;传统种植几乎是‘靠天吃饭’,而种葡萄却是旱涝保收,政府把水和路都修到了地边上,葡萄又由公司按质论价收购,种植户根本不需要心焦;传统种植的技术要求不高,而种葡萄全凭技术。公司派两名技术员,天天跟着种植户转,既现场培训、集中讲解,又上门服务、单独辅导,不管遇到哪方面的技术难题,一个电话就随叫随到。如今,种植酿酒葡萄不但让家家户户增收致富,而且部分种植户还盖起了新房,拥忠格西家盖房子就花了将近20万。”
葡萄架上挂满的是一串串“金果”,葡萄产业辟出的更是一条致富大道。这种“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但让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而且在产业扶贫工程的助推下,累计投入扶贫、两资、以工代赈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酿酒葡萄产业,全州像齐支村一样发‘葡萄财’的种植户已辐射到了丹巴、得荣、乡城、巴塘等4个县,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几百亩猛增到了2万余亩。
编后语
产业扶贫是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州产业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载体、以科技为动力、以协会为纽带”和“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标准化、农民合作组织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打捆各类扶贫资金,整合各类扶贫项目,围绕“酒、肉、茶、菌、果”五大特色产品,投入资金近亿元,集中扶持建设了数十个独具高原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基地。伴随着一个个产业基地的相继兴起,通过“一户带动、多户发展、一村兴业”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气候、海拔和生态环境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扶持和壮大了“康定红葡萄酒业”、“雪域俄色”、“甘孜青藏谷地”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建基地、基地促龙头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新格局,有效促进了群众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不少贫困农牧民群众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