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县东大街小学的孩子们放歌“六一”。胡银春 摄
“六月的花儿香,六月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每当听到这首歌,记者仿佛回到了充满童真的童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记者走进康定城区小学,看到穿戴一新、笑脸如花的孩子们快乐无忧地享受着幸福的节日生活,有父母陪伴,有艳丽的新衣服,尽情地载歌载舞,尽情地展露他们的才华,这一天,孩子们不需要担心完不成作业、不需要担忧背不到英语单词,六一是孩子们的”狂欢节。”
没有童趣的童年
今年是张菲儿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儿童节结束后,她将参加“小升初“考试,步入全新的中学时代。
回首即将逝去的儿童时代,张菲儿找不到让她快乐的点点滴滴回忆:“我的童年是痛苦、压抑、忙碌的。“她出语惊人,让记者感受到一个饱尝生活压力的少年的心酸。
“从读幼儿园开始,我就没有感受到过一天快乐。看到别人的孩子不是学画画,就是学音乐,父母也不管我喜不喜欢,想当然地买回电子琴,逼我学习,带我到处拜师学艺,在他们的棍棒威逼下,我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并不大,成绩也不好。”菲儿说话老成,感悟颇多。她说,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家长把孩子们当作是学习的机器,只管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却全然不管学习过程。
上了小学一年级,家长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游乐场、外出旅游,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律取消。在他们看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须要“笨鸟先飞。”
“早上7点出门,走20多分钟到校,中午吃饭半个小时,然后在家或到校做作业,下午5点左右到家,吃完饭开始做家庭作业、背书。周末上午补奥数、下午补英语、晚上补作文……这就是我小学时代的作息时间表,您说,我的童年是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菲儿仿佛在声讨她没有欢乐但已然消逝的童年。
和菲儿感同身受的同学们纷纷坦言,想睡一个懒觉几乎是一种奢求。“父母经常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激励我们,骄傲的兔子因为睡大觉,行动迟缓的乌龟因为努力向前,比赛结果截然不同。父母希望我们像上满了发条的闹钟,永远不知疲倦地奋勇向前。“扎西同学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多,父母有时候还嫌不够,还要再布置一些作业,每晚12点过了,作业还做不完,父母的唠叨也没完没了,期末考试一定要拿到全年级前五名,父母陪你熬夜、陪你受罪,一切都是让你有一个好的未来。一天的休息时间只有6、7个小时,甚至更短,休息时间保证不了,会有学习效果吗?
父母喋喋不休,把理想抱负强加给孩子,想拔苗助长,不料却适得其反。
“在我们幼小的心里,父母孜孜不倦的灌输,认为读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参加完六一节表演活动的尼玛小朋友说。
歌声、笑声、欢呼声,校园里声声入耳。孩子们心花怒放,期盼让童年多一点笑声,多一份欢乐,让童年不要留下苦闷、抑郁的阴影。
永不言苦的家长
“英语补习费1380元,语文冲刺班1800元,奥数补习班2000多元……“陪学生过六一的家长王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一组给孩子课外补习的“非正规发票。”
“孩子们感叹童年缺少欢乐,做家长的也不容易,开学缴纳了5、6000的补课费,寒假的时候,期末考试刚结束,各类补习便接踵而至,孩子要‘小升初’了,到了关键时候,绝对不能放弃,人家要收好多钱,只得乖乖地缴纳。寒假补奥数、补英语、补语文,孩子一个假期休息时间不到10天,光补课费就是好几千。”王先生表示,一个假期和一学期的补课费大约要一万多元,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的经济压力大,平均一个月的补课费就是2000多元,相当于一个人工资的一半。
“花在孩子身上,花得再多也不能心痛,要为孩子创造一流的学习条件。”王先生说:“还有名目繁多的资料费, 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不得收取补课费、资料费,但个别老师会给出学习资料清单,也不说非要去哪家书店购买,你自己慢慢琢磨,全班同学都买了,总不能为了省几个钱,不给孩子买吧。”王先生说。
一直以来,家长们都在攀比,比拼怎么样让孩子的学习更好。“孩子之间、家长之间会经常分享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哪个地方的奥数补得好,哪里的英语口语教得好,于是通过口口相传,力争找到最好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康定的培训机构众多,教育部门严厉查处在岗教师补课现象,这给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争生源其实就是争财神,价格不菲的补课费,让很多培训机构使出浑身解数,补习招生。”家长李宏健说。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压力大,其实和一些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注重教学规律,搞题海战术,布置作业多多益善,但批改作业却敷衍了事。“一个班5、60人,作业又那么多,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精心批改,那得要多少时间?”一个学生家长说,理解老师的辛苦,但只图数量,不图质量,学生和老师存在相互“忽悠”,学生知道老师不会细看,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老师的确无暇顾及,不过,很多老师还是认真负责地进行作业点评,做出为人师表的典范。
孩子喊累,家长也不轻松。孩子上小学开始,家长苦行僧般的生活就开始了。“孩子早上六点半起床的话,我们得6点,甚至更早起床准备早餐。还要接送孩子。可以说,没有偷懒过一天。只是没有帮他们读书做作业而已,作为家长,我们的付出绝对要比孩子多得多。”李宏健说。
孩子和家长都喊累,家长认为累有所值,要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奋斗出人头地,而不是当依附于父母的寄生虫。
把欢乐还给孩子
在物质生活富有的今天,孩子们的生活质量显然不能和记者6、70年代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孩子可谓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然而,孩子们却因何快乐不起来?
“我想走出牢笼般的屋子,我想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欢唱,我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旅游,远离父母彻夜不停的唠叨。”这是某同学写的作文。
在孩子们的眼里,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本无可厚非,但父母把本属于他们的欢乐给剥夺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童年是没有创造力和活力的童年。在家庭、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中,孩子们缺少沟通交流,缺乏创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不够,毫无童趣可言。
“把欢乐还给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天真烂漫的童趣,让童真、童趣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梦魇的开始,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和享受生活,让孩子们的童年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更是社会的担当。“一名教育工作者说,不要让功名利禄等狭隘的价值观毁了孩子的童年。(记者 马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