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道孚县开启通村公路三年攻坚大幕

《甘孜日报》    2014年07月21日

位于大香格里拉核心区的道孚县,多年来,“行路难”严重制约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彻底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道孚县投资3.1亿元,启动了通村公路“三年攻坚”。
  计划用三年时间,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在全县22个乡镇、136个行政村、501个自然村中实现通村通畅100%,村内联户道路100%,通村公路危险地段安保工程100%。
  “路通了!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真正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难。”道孚县银恩乡的牧民尼玛在通村公路通达后感慨道。
  日前,记者走进道孚,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条条通村公路蜿蜒曲折,犹如一条条彩带连接到千家万户。

  ■ 彭位琼 杨琦 李强
  在道孚县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58个行政村、500多个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战线长。两年前,全县还有最后一部分处于牧区边缘华山地带、软基地段和峡谷区机械无法进场的岩石路段不通公路,给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012年,新一届道孚县委、县政府将农牧区百姓的“行路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解决了最后一批“硬骨头”,实现了全县通村公路通达。
  专啃“硬骨头”——
  实现全县通村公路通达

  红顶乡向秋村位于道孚县鲜水河畔的峭壁之上,悬崖垂直高度将近400米,以前村民出行主要靠人背马驮,唯一出村的羊肠小道也只能供摩托车通行。要是遇上雨雪天气,基本上没法出行。
  多年来,“出行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历届县委、县政府解决边缘地区农牧民民生问题的难题。
  “向秋村的通村公路建设面临着软基技术、岩石爆破、华山道路施工艰难、高山缺氧、占地协调难度及机械无法进场,几乎涵盖了全县通村公路建设的所有难题。”道孚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泽芹向记者说道。
  为此,道孚县交通运输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在鲜水河枯水期关闭上游电站,让施工机械直接穿河而过进行作业,克服一道道技术难题,最终将通村公路修到了向秋村牧民家门口,这也标志着道孚县通村公路建设实现全县通达。
  两年时间里,道孚县解决了全县最边远、最贫困、地势条件最差、道路开挖难度最大通达道路建设。共完成225公里16个边远村寨通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高了全县农牧区的通达深度。
  目前,全县通村公路北连阿坝金川县边界,东连丹巴县党龄和丹东边界,西连炉霍边界,南连雅江县,基本满足了全县农牧民出行和生产生活需求。
  攻坚克难——
  实现全县通村公路通达
  倾倒混凝土、机械声轰鸣……6月初,康巴高原骄阳似火,在道孚县通村公路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
  “受高原气候、地质条件恶劣、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通村公路通达不通畅,制约群众增收致富。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农牧民对硬化出村道路有着深入骨髓的期盼。”州委常委、秘书长、道孚县委书记徐芝文说道。
  硬化通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2014年,道孚县开始实施通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
  从2014年到2016年,道孚县计划投资3.1亿元,在全县22个乡镇、136个行政村及所属自然村中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砂石路1020.6公里,联户路124.71万平方米,实现全县通村公路通畅工程。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全县三个100%,即:通村通畅100%,村内联户  道路100%,通村公路危险地段安保工程100%
  建设中,按照“政府主导、村民自建、乡村负责、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建管并重、服务产业”的建设原则。建设资金由县政府直接下达到村委会,由村委会作为业主,组织群众投工投劳。
  据了解,通村公路“三年攻坚”完工后,道孚县将利用美好的高原风光优势大力服务旅游发展,改变传统以牧为生的现状,着力开发旅游民族小商品、农牧产品深加工,开设藏家乐、旅馆等来增收致富;大力发展运输业,促进农副产品的交流;同时,加大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减少因交通闭塞,不能及时到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水泥路通村,享福啊!过去‘走路闪腰,汽车摔跤’的状况将彻底得到改变;路通了,产业发展了,我们的腰包也将‘鼓’起来……”向秋村牧民拉姆对未来充满信心。
  • 上一篇: 石渠:综合整治市容市貌 打造百姓舒适生活
  • 下一篇:百姓终圆新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