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炉霍新都小学支教教师关轶
关轶为校羽毛球队做现场辅导。
■ 见习记者 陈斌 文/图
关轶,成都锦江区朝忠区小学体育教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已有10多年教龄。接近不惑之年的关轶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教师一样,关轶一个肩膀扛着父母、妻子和孩子,一个肩膀担着学生,哪头都不能松劲儿。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天能送孩子上学、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的生活让关轶很知足。这种平静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13年8月。在这如火的季节,关轶平静的生活荡起了微澜。
踏上藏区支教路
2013年8月,本年度去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支教有体育专业一个名额的消息,从锦江区教育局传到了朝忠祠小学。当时,锦江区教委选派城区教师去边远区县支教有两条硬标准即思想素质要过硬、教学水平要高。关轶完全符合要求,因为他在全区教师赛课比赛中获过奖,还被评为锦江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公益慈善之星”。
“我早就有个梦想,想到偏远的地方去看一看,了解那里的教育状况,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关轶说,“那一刻,我想,这不正好是实现梦想的机会吗?顾不上和家人商量就报名了。”报名后,家里亲人反对的声音让关轶也着实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我的父母都年近70,身体一直不好,需要儿女陪护。我没有离开妻儿这么长时间,特别是儿子即将上小学,正需要我这个当老师的父亲照看。”关轶说。
家庭的压力让他内心犯难,而真正去到边远的藏区,能否适应那里的生活,也是他的顾虑——他在网上查过,高原自然环境干燥,缺氧、严寒,哪怕是小小的感冒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同样,他也为能否胜任这份神圣的任务而担忧。
“既然报名了,我就要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关轶告诉记者,他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他幼时的理想就是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凭着知识和能力走出大山。
为了藏区孩子,也为了实现自己梦想,关轶最终说服亲人,得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赶赴炉霍的征程。
探索教学新模式
初到炉霍县新都小学,关轶接受了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担任小学五、六年级6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
“支教不仅仅只是教几节课,重要的是要引进内地先进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学识、经验在工作中贡献出来,这才算为新都小学的教育教学做了点实事。”关轶说。
针对新都小学教育与内地教育的差异,关轶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创新,将新都小学教育教学思想与内地教育教学思想有机融合,制定出切合新都小学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别的特点,关轶将“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他采取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月的体育课教学,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体育课,原本沉闷的课间活动也慢慢活跃起来,除了两操一课外,同学们在关轶的带动下,还开展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比赛等,学校的体育氛围越来越好,学生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佳。
面对学校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关轶毫无怨言,从不挑剔,积极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的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还负责学校运动会前期的队列队形和“七彩”广播操的训练工作,为学校大型活动的顺利召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尽职尽责的他在学校成立学生广播操队,组织学生搞好迎六一集体操排练;乐于奉献的他在学校成立篮球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有很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我是来支教的!”这是关轶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的一句话。
情系藏区孩子
在一年的支教生活中,关轶全身心地投入了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他视校如家,爱生如子,艰苦的支教工作鼓舞充实着他,也洗礼着他的心灵。
“关老师能来到我们这里支教,本身就奉献了最令人尊敬的爱心,然而他留给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美德,将是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杨春巍感激地说。去年,学校五年级学生杨春巍的父亲身患重病,爷爷半身瘫痪,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关轶与几位老师闲谈得知这一情况,他果断拿出了2800元现金作为学生父亲的医疗费和营养费。并通过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联系,让杨春巍的父亲到成都就医。
在支教工作中,关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学生与老师,他将一颗最质朴的支教心奉献给当地的教育事业。这一年来,在艰苦的支教工作中,他对家庭、对子女、对父母愧疚很多,但始终不改支教的初衷,他说,支教是只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辈子难忘的事,只有内心的平静才能在支教生涯中体味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做到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思维激活思维,用人格引领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用思想点亮思想,把整个灵魂献给学生。”正如关轶所言,他在炉霍,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教学艺术,忘我的奉献精神,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动人的红烛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