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泽央 谢辉 文/图
“嘎、卡、甲、牙……”6月18日7点半,州藏医院一幢住宿楼里像往常一样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住在这里的藏医院干部职工知道这是他们16岁的“儿子”松吉次仁又到他的哥哥老师觉知才仁家学习藏文了。
在今年6月的一次采访中,记者偶然得知州藏医院干部职工有一个共同的“儿子”,他就是松吉次仁。“这小伙儿真不错,懂事、好学、聪明、特别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一提起他,州藏医院上上下下,大家都是一脸的怜惜和疼爱。松吉次仁原名忠布次仁,到州藏医院后,更名为松吉次仁。在藏语中,松吉有着健康长寿、平安吉祥的喻意,这也是“爸爸妈妈”们对他的美好祝愿。
九龙县汤古乡汤古村是州藏医院对口支援点之一,也是松吉次仁的家乡。在去年4月,州藏医院来这里走亲戚时,与他相识并结下了这难得的父(母)子缘。
汤古乡盛产虫草、麝香、贝母、大黄、羌活等中药材和松茸,这里的农牧民靠上山采挖药材松茸和出门找副业,大都生活较富足。当藏医院工作组来到汤古乡汤古村时,只见一幢幢红白相间、别致气派的藏房在初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楼群里工作组却发现一座低矮破旧的石头房静静地矗立其间,格外显眼。
一打听,工作组才知道这里住着一个叫忠布次仁的孤儿,今年15岁,他就是后来的松吉次仁。在乡干部的介绍下,工作组逐渐了解了这位孤儿可怜的身世:母亲生下他不久就因病去世了,父亲因此精神失常。在很小的时候,松吉次仁就随舅舅和村里人上山采挖松茸、虫草,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独自撑起了这个残破的家。去年初,得病多年的父亲去世了,舅舅想收留他。可懂事好强的他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独自一人生活至今。
可怜的身世让工作组一行唏嘘不已,当他们走进松吉次仁的家时,看见屋内打扫得非常干净,仅有的几件简陋的家俱和简单的生活用品被擦得锃亮,摆放得整整齐齐。家庭虽然贫穷,但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松吉次仁却拥有一脸灿烂的笑容。如此热爱生活,阳光 灿烂的孤儿让工作组被感动了,在交谈中,得知松吉次仁想学习一门技能,自食其力时,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在与工作组成员商议后,当即决定带他回州藏医院边学习边工作。
为了让松吉次仁更好地学习,州藏医院特地腾出一间宿舍让他单独居住,并帮他购置了生活必需品。同时,安排他在医院制剂室跟随制药医师学习藏药制丸工艺,每月给他800元工资。此外,他每天还要到觉知才仁那里补习汉语文和藏文。觉知才仁是青海人,西南民大研究生,是藏医院引进的人才之一。才来三个月的他,和松吉次仁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在他认真的教学下,松吉藏汉文知识有了较大进步。
在州藏医院副院长强文社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医院制剂室,看见了正学习制丸技术的松吉次仁。强文社拍拍松吉的肩膀爱怜地说,我们的松吉长高、长帅了,而且学习努力。听着“爸爸”夸奖的话,松吉俊秀的脸上略带羞涩。制剂医师说:“松吉聪明好学,一般人要几个月才能掌握的制丸技术,他一个月就基本学会了。”
如今,松吉次仁在藏医院生活学习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妈妈”们忙着给他买衣服,做好吃的;“爸爸”们有空就带他出去打球,爬山;每逢周末,“妈妈”白玛卓嘎还会带他到家里,给他做好吃的,跟他谈心,鼓励他好好生活、学习、工作,“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们,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善良有本事的人,竭尽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说完这一席话,松吉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