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擦亮中藏医药金字招牌

《甘孜日报》    2014年09月15日


代表团一行在青海省藏医院考察学习。

  ■ 杨琦 张萍   记者 袁飞 文/图
  8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宁夏)民族医药博览会上,我州精心准备了总投资17.46亿元的14个中藏医药产业项目亮相,前来咨询、洽谈者络绎不绝。作为14个项目之一“海螺沟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现场介绍、释疑、洽谈颇让她有些应接不暇。
  在甘孜展馆内,德格宗萨藏医院院长、名藏医洛热彭措开展的义诊活动引来一大群拥趸。“藏医古老、很神奇,今天专门来亲身体验下。”“之前就听说甘孜的名藏医洛热彭措,现在逮到机会了,让他瞧瞧我多年的老胃病。”
  同一天,在泸定县兴隆镇毛家寨村,村民杨建康正在自家地里采摘藏药波棱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仅种植波棱瓜一项家里就收入了3万元。“村民们从基地领回种苗,药业公司所需原料能以稳定价格足额收购波棱瓜,农户销路不愁,比我们过去在玉米地里忙乎一年的收益高多了。”
  众人忙碌身影的背后,是我州立足资源优势、倾力发展中藏医药产业的雄心:力争到2020年,全州中藏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富民兴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擦亮中藏医药金字招牌,打造“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甘孜蓄势起跑!
  现状:药材“王国”无王牌
  我州是南派藏药发源地,生态植物资源丰富,中藏医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民间拥有大量的藏医药典籍、民方、丹方等,中藏医药产业优势明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孕育了中藏药材的宝藏:冬虫夏草、川贝母、红景天、雪莲花、独一味、雪山一支蒿……这些珍贵的药材是甘孜中药材的主流。全州目前发现共有各种野生药用植物2235种,药用动物(原动物)143种,产量约占四川省总量的40%,药用植物种类约占全省的50%,堪称药材“王国”。
  然而,与得天独厚、丰富的资源优势不相匹配的,是我州中藏药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全州有16家药业企业,州内中藏药生产企业仅1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仅2家。有好资源无好产品,有好东西卖不到好价钱。
  药材“王国”无王牌,原因何在?
  “观念落后、产业程度低、藏医药人才缺乏、市场准入难、财政投入少、创新能力弱是导致甘孜中藏医药产业发展滞后的症结。”州长益西达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成为富民兴州的优势产业,是州委、州政府一直思考并着力破解的命题。
  益西达瓦告诉记者,发展中藏医药产业是我州实施“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更是抓民生的最好体现。发展中藏药业,努力将中藏药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对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州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并请来专家为中藏医药发展把脉支招。
  破局:打造完整中藏医药产业链
  破局之策,在反思中孕育。
  审视当下,谋划长远。2013年3月,“全州加快推进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大会”首提打造完整中藏医药产业链,提出将着力从“一主线、两目标、三重点”建设入手,积极推进全州中藏医药产业发展。抓好特色藏药新产品研发,在“国药准字号”上求突破、“国食健字号”上求发展,形成产业环节相互衔接的完整产业链。
  “在打造中藏医药产业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南派藏医药优势,实现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特色发展。在产业发展上采取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进的发展办法。”州经信委主任何康军告诉记者。
  我州以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不断培育中藏药产业,狠抓“两园区、五基地、五体系”建设,让“产、学、研”有机结合,逐步实现药材种植规模化,中藏医研发系统化,产品生产流通集约化,中藏医药服务特色化,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 全州将坚持突出南派藏医药优势,实现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特色发展。将启动2个特色藏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发10至20个道地药材饮片品种,突破2至3个濒危道地药材人工培育和半野生抚育的关键技术,争取研制5个健康食品和特色中藏医养生旅游产品。
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进。到2020年,我州将建成19家标准化中藏医院,建成300个乡镇卫生院中藏医药科室。培训至少300名社区和乡镇卫生院藏医药技术骨干、17名藏医科学带头人和20名藏医药民间传承人才,引进和培养100名现代医药应用人才。
  同时,发展中藏医药产业离不开上级的支持,离不开科技支撑。我州还分别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中医药局签订局州战略合作协议,使中藏医药产业发展能够得到更大的支持。为了对中藏医药业发展给予具体的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决定对新办的药业生产企业给予奖励,最高奖励额将达200万元。
  借力:采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现代社会,人们日益注重环保、生态养生,中藏医药在此间独树一帜,甘孜如何擦亮这张金字招牌?
  “跳出甘孜看甘孜,走出去,采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州政府副州长张平森告诉记者,只有主动走出去,找差距,学他人之长,补甘孜之短,才能为甘孜中藏医药跨越发展积聚巨大的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
  8月22日至27日,在参加第二届中国(宁夏)民族医药博览会期间,甘孜代表团一行马不停蹄地专程前往宁夏、甘肃、青海三省民族地区学习考察。
  一贴膏药何以贴成了大产业?甘肃奇正藏药公司一贴“奇正消痛贴膏”誉满天下,源于公司对传统藏医药的研发不断创新。
  一粒小枸杞,何以红遍天下?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依托得天独厚的枸杞资源优势,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枸杞鲜果加以提升精炼,实现了对传统的枸杞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引导,为枸杞资源找到了一条转化增值的新出路。
  下基地、进车间、看产品……西部三省中藏药材的考察之旅,对于所有代表团成员来说,犹如一次思想的震撼之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看到了差距,受到了震撼。”是学习考察团几天行程下来最大的感触。
  “宁夏启元药业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给我的启发很大。回去后,我们将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甘孜炉霍雪域俄色责任公司总经理土布此行深受启发。
  “通过学习考察,我深深地感受到甘孜要加快推动中藏医药产业发展,一定要培养龙头企业,加快基地建设,加强质量监管,走科研道路,做好品牌,提高效益;同时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州食品药品监督局长曲梅说道。
  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深有感触地说:“甘孜有资源优势但也有发展的劣势,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全州中藏药发展中各自为政的问题,整合全州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快我州中藏药协会建设”。
  “考察活动令代表团每位成员受益匪浅。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行,也是进一步开阔视野之行,大家在日益增强的危机意识中感受到,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思考甘孜中藏医药发展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张平森告诉记者,此次参会考察目的在于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汲取经验,以医药博览会为平台,充分展示甘孜南派藏医药历史文化和丰富中藏药资源,学习借鉴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民族药业发展,思谋和推进甘孜中藏医药产业大发展。 
  愿景:7年产值突破50亿
  8月的泸定县兴隆镇毛家寨村,大片大片的藏药波棱瓜挂满枝头。
  “过去,村民们种植的主要是玉米和洋芋,收入不高,增收缓慢。自从村里建起了波棱瓜种植基地以后,我们种植积极性高涨,家里经济收入年年增加。”看着已装满车的波棱瓜,毛家寨村民杨建康脸上笑开了花。
  “波棱瓜籽可以入药,农户种植波棱瓜不愁销路,经济效益好。”泸定高原生物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刘代品透露。波棱瓜是康定金珠药业公司筛选的主要生产品种,公司建了药业种植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确保农户产品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出售。自基地建立以来,农户种植积极性高,半高山村庄的200多户农户加入到种植波棱瓜的行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800余亩,仅庆丰村的藏药波棱瓜产值就达80余万元。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民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甘孜用好自身资源,抓好中藏医药发展,就是抓民生的最好体现。 
  按照全州中藏医药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中藏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环节相互衔接的完整产业链,逐步实现药材种植规模化、中藏医药研发系统化、产品生产流通集约化、中藏医药服务特色化。力争到2020年,20个中藏药品进入省基药增补目录,中藏医药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让中藏医药成为甘孜富民兴州的支柱产业。
  底部大突围,关键在发展。随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州中藏医药开发力度日益加大,甘孜中藏医药发展必将提挡增速,后发赶超,这一金字招牌必将熠熠生辉。
  • 上一篇:“川藏联网工程”照亮藏区群众幸福路
  • 下一篇:天上“彩虹”闪耀中国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