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民政工作综述
■ 张云海 记者 宋志勇 文/图
“民政工作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实际困难。作为一个民政工作者,做好民政工作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一心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因此做好民政工作必须要有为民情怀、一颗为民的心去踏踏实实的工作。”在2014年度全州民政工作会议上,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康话语掷地有声,如一缕清风,赢得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支持和拥护,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正能量。
全力实施“五心工程”,努力构筑“五种梦想”是2014年全州民政工作的总基调。今年,州民政局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身上,为群众提供更加热心、及时、周到的服务,以民生甘露滋润万千康巴儿女。
关注民生 倾听民意
在群众工作全覆盖中,州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三基本”理念,切实加强困难僧尼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救助政策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州15523名僧尼纳入了保障范围,1337人得到医疗救助,40人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
“爱心帮扶”活动中,在五类特殊群体爱心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帮扶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孤儿帮扶方面,积极探索大龄孤儿培育和就业扶助办法,建立了大龄孤儿“1+3”中职教育模式,州儿童福利院26名大龄孤儿已送入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在孤老帮扶方面,从注重提高供养水平转向着力提高孤老供养质量,成功召开了全州敬老院建设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进一步加强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敬老院管理,全面提升养老福利水平,效果明显,已申报三星级敬老院1个,二星级敬老院5个,一星级敬老院6个。在贫困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帮扶方面,进一步提高了特殊困难群体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比例和救助封顶线,救助比例高达70%,最高救助额可达5万元。
保障民生 贴近民心
实施低保提标。坚持分类施保,低保家庭实行动态管理,今年再次对城乡低保对象和城乡困难家庭进行了深入普查、清理,对寺庙困难僧尼和残疾人同步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并自6月以来组织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整治行动。在低保审核审批过程中,认真按低保认定程序,严格“三榜公示”制和乡镇干部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实施阳光低保、阳光救助,杜绝“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问题发生,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截止8月,清退违规城乡低保 人,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至 218.02 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9%,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79.76 元。
提高救助水平。健全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无缝衔接,成功推行了城乡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在州内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同步结算信息化“一站式”服务。1-8月,城市医疗住院救助1638人(次),累计发放资金344.01万元;农村医疗住院救助18276人(次),累计发放资金3086.72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城市救助比例为58.49%,农村为58.39%,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48%、112.29%。
抓好集中供养。结合城乡低保普查,强化“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的普查力度,按月按标足额兑现城镇供养金和生活费,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了社会化发放,在自愿的前提下实现了集中供养全覆盖。目前,城镇“三无”人员保障标准达500元/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5%,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3600元/年,其中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 414.05 元/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集中供养孤儿生活费达到113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增敬老院床位2900张、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床位780张、儿童福利机构床位1400张的建设任务,目前康北儿童福利院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即将入驻,康南儿童福利院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已批复,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州儿童福利院扩建工程已立项。
落实优抚政策。完成新增优抚对象的审批和数据库更新,经民政部审核确认的优抚对象达6450人;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并在泸定、丹巴、九龙等县实行社会化发放;全面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和医疗待遇,并努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逐步推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费用“一站式”人工结算服务,按程序做好了评残、部队伤残人员换证、烈士评定工作。制定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经济补助政策,认真审核下达退役士兵及转业士官安置计划,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完成率达100%。
改善民生 解决民愁
完善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减灾备灾和应急响应相配套、灾民救助和恢复重建相衔接的减灾救灾体系,全面落实救灾资金分级分担机制。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与省减灾中心视频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省、州、县之间视频会议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快配套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完成康中校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启动州儿童福利院避难应急物资储备综合库房工程。同时,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确保全面完成“4.20”芦山强烈地震和“8.31”得荣地震恢复重建任务。
推进养老服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委依托、机构为支撑,努力构建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1-8月,改造养老床位161张,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依托村级活动室和敬老院建成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为4600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抓紧制定甘孜州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老年人在医疗、交通、休闲领域的优待服务及养老补贴、高龄津贴等特殊待遇,不断改善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和指导性目录,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建立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拟定了《甘孜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完成了甘孜县新城社区服务站、炉霍县望果社区项目建设。特别是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后,州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力推进城乡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完成了炉霍县社区服务站项目建设,现已投入使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7%。
探索殡葬改革。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康定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已达到省内市州一级一流硬件水平,投资200万元对白玉亚青寺天葬台、色达洛若天葬台进行了修缮,启动稻城殡仪馆项目建设工程,通过对口援建渠道落实了炉霍殡仪馆新建项目,全州殡葬服务条件极大改善。同时,认真贯彻中央“两办”意见,积极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年”活动,推行集约的遗体安葬方式,倡导深埋不留坟头;弘扬先进殡葬文化,引领群众移风易俗,转变传统丧葬陋习,营造“阳光殡葬、诚信殡葬、生态殡葬”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