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首批127间安置板房运往康定地震灾区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24日

  本网讯(李丹)康定发生地震后,社会各界力量第一时间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24日,笔者从四川省住建厅获悉,首批活动安置板房已从成都起运。据了解,此次运往灾区的活动板房主要用于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塔公乡木雅祖庆小学,包括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厨房和学生食堂,总共127间,7500平米。
因地制宜 板房重点考虑保暖防火
厚度增厚50% 达到7.5厘米
  “一般应急的过渡安置房屋都是板房,常规厚度是5厘米。”24日,四川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考虑到震区高寒的气候原因,此次运往灾区的板房尤其注重保暖和防火,“厚度上,我们加厚了2.5厘米,达到7.5厘米,防火上,则添加阻燃的材料。”
  据了解,按照四川省指挥部的要求,四川省住建厅紧急组织协调板房安装企业,并派人赴现场进行协调,以最快速度搭建活动板房,确保学生早日复课。
  24日10时,首批活动安置板房起运。此次运往灾区的活动板房主要用于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塔公乡木雅祖庆小学,包括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厨房和学生食堂,总共127间,7500平米。此次搭建的活动板房是为适应当地冬季严寒气候特别定制的保暖板房,经过24小时紧急赶制,第一批材料已经制作完成,后续材料将在2天内陆续起运,预计一周内可搭建完成。
  启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Ⅱ级响应 随时待命
  据了解,地震后,11月23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安排部署康定“11.22”地震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工作。
  何健强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迅即行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一是要尽快抽调人员,开展房屋灾损应急评估工作;二是要按照有关预案抓紧工作,确保灾区群众饮用水安全;三是组织专家开展研究调查,结合甘孜州气候特点,制定过渡安置工作方案;四是尽快准备好大型机具,随时待命进入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据介绍,康定“11.22”地震发生后,住房城乡建设迅速启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Ⅱ级响应,副厅长于桂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带领有关专家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在此前,省住建厅已经派出专家组前往康定灾区,对当地受损房屋开展安全应急评估。首批专家由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组成,专家组前往震中塔公乡等地,查看房屋受损范围、面积,以便安排后续技术人员支援;同时将指导当地住建部门,开展安全应急评估工作。
  • 上一篇:省交通厅组织专家严查灾区道路桥梁受损情况
  • 下一篇:康定地震共造成25个移动通信基站中断 已恢复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