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专家称:社会上谣传康定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不可轻信”.

甘孜日报    2014年11月28日

 
    ■记者 袁飞 文/图
  继康定连续发生6.3级和5.8级地震后,一时间康定市民人心惶惶,社会上谣传康定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针对这些谣传,就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28日下午专访了四川省地震局副研究员、康定6.3级地震现场指挥部监测预报组组长张永久。
  记者:近期社会上谣传康定还会发生更大的地震,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永久: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和传言表示理解。这几年我们经历过很多的地震,比如“5•12” 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后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里,从专业的角度告诉大家:这是不可信的,因为目前对地震的监测、分析和预测能力还没有达到准确预测某次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水平。从这次康定6.3级和5.8级地震后的情况来看,因为它的余震和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余震比较有很多特殊性,具体地说这次22日6.3级地震后除25日5.8级强余震外,其他余震强度比较低。实际上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地震有其独特性,从历史上来看,包括1981年道孚地震、1982年甘孜地震、2011年炉霍地震,其余震情况和这次康定地震有一些相似之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省地震局的专家一直在对震后的趋势进行跟踪分析,地震后我们也在震中附近增设了四个监测台、三个强震台加强监测。目前,我们专家对震后的趋势分析认为,康定震区还需预防5级余震危险。
  记者:大家都知道四川是地震多发区,那么,康定近期出现的两次地震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张永久:康定6.3级和5.8级地震发生在康定县城附近,距离康定县城37公里。从构造上看两次地震都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鲜水河断裂带北起甘孜县,通过炉霍县、道孚县、康定县直到石棉县,从历史记录来看,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非常强,有记载以来从炉霍、道孚到康定一带已经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鲜水河活动断裂带属于巴颜卡拉块体西南边界的一部分,是一条北西走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带,其两侧块体相对错动量很大,从我们近几十年监测的情况来看,其两侧块体平均每年相对错动量达到10至15毫米,这才是造成其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原因。这次6.3级和5.8级地震也是断裂带两侧块体自然相对错动造成的。
  记者:从建筑结构来讲康定地区的建筑是否安全?
  张永久:康定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上,历史上强震也比较多,因此康定地区整个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按“九度设防”的。“九度设防”是什么概念呢?国家规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基本地震烈度,叫设防烈度。我国基本设防烈度分6度、7度、8度、9度。一般而言,7级以下地震极震区的烈度很少超过9度,因此,我们康定的建筑物,只要是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抗御7级以下地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您作为专家能否告诉我们的读者,怎样预防地震是最有效的办法?
  张永久:对于怎么防震、避震过去也有许多宣传,也有一些标准的说法,但是通过近几年来的地震情况来看,我认为防震、避震一定要因地制宜,没有千篇一律的办法,比如在家里面,在楼房里、在高层里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办法,不要盲目往外跑,要就近避震,要选择空间比较小的地方,要避开吊灯、衣柜等容易倒塌的地方,要熟悉家里和周边环境,如果在楼层低的地方可尽量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去。平时要多了解周边的避难场所,做好避震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要多主动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 上一篇:全州外贸出口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下一篇:电力温暖灾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