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23日
康定发生“11·22”、“11·25”两次地震后,在天的那一边电波声声,装着满满的关怀与焦虑。“家里受灾没有?”“家里有没有人受伤?”11月22日的晚间,康定县的干部职工收到了来自石渠“亲戚”的声声问候,而他们在三年前才认识,他们是结对子成为的亲戚,他们却有着比血缘还亲的情谊,而在康定震中的群众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来自干部亲戚的问候:“家里还好吗?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马上到!”
三年前,我州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把本不认识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三年后康定县发生地震,让这群人站在了一起共克时艰,时间匆匆,近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生活在震中的人们生活究竟如何,我们再次走入康定县震中地区,感受如今他们的生活状况。
■ 耿冉 记者 张涛 文/图
结对认亲让爱在灾区蔓延
走进震中地区,一切都是如此平静,一顶顶蓝色帐篷整齐地排列在村中的草地上,几名孩童正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牛羊都在冬季牧场,现在生产生活都已经恢复了。”说到现在的生活,康定塔公镇阿加日沙一村村民落珠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在地震时,是结对认亲的亲戚洛让曲珠第一个给我打的电话,随后乡上也给我们送来了帐篷、棉被、粮食。”
11月22日下午,随着大地的强烈摇晃,康定县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洛让曲珠的房屋被撕裂出几道裂缝,虽然惊魂未定,但他还是立即拿出电话拨通了落珠的电话。虽然洛让曲珠与落珠并无血缘关系,但三年的交往已然让他们成为了没有血缘的亲戚,“当时我打电话给落珠,但他第一句话就说的是‘你们没事吧’,当时心里暖暖的。”洛让曲珠说。
此时,在整个甘孜大地,电波在甘孜高原上空不断的交织,传来干部与群众相互问候的声音,塔公镇副镇长泽仁邓珠的身影也第一个出现在江巴村。“当时我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一下就地震了,我马上就在附近借了一辆摩托车赶到包村片区,因为这里也有我的结对亲戚。”泽仁邓珠回忆说,刚到时看到大家情绪都很激动,他立即找到当地的党员和民兵商量,分成三个组立即开始灾查核工作,搜寻有没有人受伤。
在江巴村我们随处都能听到“结对认亲亚姆热,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的话语,一句句话语中包含着农牧民群众对党员干部职工的信任,在大灾面前我们看到干群关系原来如此融洽,这次的地震也让结对认亲的“亲戚们”关系更近了,心也更近了。
幸福工程保障救灾物资及时运抵
“党委、政府给我们送来了救灾物资,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什么也不怕。”夺拉一村村民丁真说。
在康定地震发生后,仅仅在三个小时内,我州8000余名公职人员就以走亲访亲小分队的形式奔赴结对亲戚所在村,积极开展查灾核灾、转移群众、治安防控等工作,由于救灾人员的及时进入,使得康定震中地区伤亡并不严重。
“地震发生后,康定震中地区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救助,这都得益于幸福工程为群众打通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为我们建起了安全有效的救援通道。” 泽仁邓珠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我骑着摩托车一路飞奔,由于路况很好,下午6时就赶到了震中江巴村。”
全州在实施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中,幸福工程正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我们现在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放心电,道路也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江巴村牧民斑鸠说。
据了解,州委为破解“行路难、住房难、用电难”等群众发展致富难题时,在2012年就启动开展了“百姓安居、劳务增收、全民保障、教育助学、健康关爱、文化共享、农村甘露、远村点亮、交通便民、新村示范”十大活动为载体的“幸福工程”,仅今年就已经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381.1公里,通村公路1391.4公里,桥梁18座。
而这也成为了救助灾区人民的绿色通道,“正因为救援及时,第一晚救灾帐篷就到达了,我们在零下几度的室外度过了温暖的一夜。”想到受灾时的情境,斑鸠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灾难是群众工作全覆盖的试金石
如今在康定地震受灾地区,只要说到群众工作,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群众工作全覆盖真是好。”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干部亲戚的问候,据统计,在震后4小时内,受灾6县及州级部门2.53万名公职人员电话问候、短信慰问了8.31万户结对农牧民亲戚,也进一步地加深了“亲戚”的感情,有的“亲戚”在第一时间走进了群众的家门。
康定县塔公镇人大主席降央震后第一时间赶路20余公里看望自己在塔克村的“亲戚”志玛,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时,志玛拉着降央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真是没想到,第一个来看我们的是结对认亲的干部亲戚。”
多拉一村村民泽彭说:“地震发生时,我在外地打工,还未来得及赶回家里,干部亲戚索南东智就已经帮我安顿好了妻儿,干部亲戚在地震时给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正是干部亲戚对农牧民亲戚的关心,农牧民亲戚对干部亲戚的信任,让震中的农牧民群众有了希望,有了让他们渡过难关的信心,“灾难已经过去,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已经恢复,等明年开春新房建设起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泽彭说。
“正是经历了磨难才真正地感受到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索南东智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结对认亲,地震发生后,我们的救灾效率不可能这么高,做不到点对点、一对一的帮扶。正因为有了亲戚之间的关心和信任,所以我们能最先赶到震中,组织亲戚们互帮互助。
正是有了干部职工倾情相助,灾区人民的脸上也浮现出灾难后难得的笑容,他们不仅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心中希望的种子也正在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