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筑牢藏区执政根基

《甘孜日报》    2015年01月30日

——我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综述

稻城组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党员服务队。
  ■ 本网记者 田杰 马建华 文/图
  近年来,我州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重基层、打基础的“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优化组织设置,不断扩大覆盖面,锻造执政骨干队伍,责任肩负成为行动自觉,规范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了基层党建全面进步,牢固了党在甘孜藏区执政根基。
  大抓党组织覆盖扩面
  我州不断扩大各领域的党组织覆盖面,延伸党的组织向矛盾隐患点、产业发展链条、群众集聚点等重点领域的覆盖,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基层组织建设,尽快消除党组织覆盖的空白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各领域健康持续发展。
  ——扎实抓好党组织的优化设置。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情况,全州设立党组织5581个,其中:党委389个,党工委21个,党组214个,党总支63个,党支部4894个。我州以《党章》为基本遵循,因势利导优化设置。按照“功能型”组建,根据党员所从事的服务行业、兴办的产业实际,按照“支部归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成立党组织,成立各类协会党支部,组建虫草、松茸采挖地流动党员党支部等;“地域型”组建,按照行政区划采取联合组建或单独组建方式建立村级党组织;“联合型”组建,按照行业特点、历史习惯、发展内容和服务方向等,在党员不足3名的在相关行业中建立“联合型”党组织;“综合型”组建,按照地域相连、行业相近原则,采取村企联动、企企联动等方式建立“综合型”党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
  ——扎实抓好新建党组织工作。结合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和基层党建工作年活动,采取下派党建联络员创造条件单独建、功能相近联合建等方式,加大了在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基层派出所、牧民定居点、寺庙管理机构和规模以上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先后选派265名党建指导员帮助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基层组织建立党组织。2014年,共新建党组织132个,其中:党总支2个,机关、医疗学校等领域109个、“两新”组织15个、寺庙管理机构6个。
  ——扎实抓好矛盾隐患点党组织组建。针对边界地区和资源开发地区矛盾隐患易发多发的实际,12个县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工作,拉长和延伸党组织覆盖的触角,由点到面推广党组织设置的有益做法,在省与省、州与州边界相邻的两地探索开展了边界地区组建联合党组织工作,在虫草、松茸采挖点和水电资源开发等存在各类矛盾纠纷的地区组建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治安义务巡逻队,发挥党员在矛盾纠纷调处中的主导作用,共同维护边界和谐稳定,维持资源开发地良好秩序。目前,共建立边界联合党组织57个,采挖地临时党组织15个。
  大抓先锋示范引领
  我州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把好发展源头关。全州各级党组织自觉遵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推行“5+1”农牧民党员发展模式,按照“3512”发展任务,把政治可靠作为首要条件,层层设置审核把关前置条件,加大在村组干部、“9+3”毕业生、退伍军人和致富能手、反分维稳中表现突出的中青年农牧民中发展党员力度。2014年,共发展党员3996名,其中:35岁及以下2838名,占总数71.02%;大专及以上学历1056名,占总数26.43%;农牧民2541名,占总数63.59%,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营业员、服务员)362名,占总数9.06%。与往年相比,新发展党员在年龄、学历结构方面逐年优化,在农牧民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把好思想教育关。各级党组织坚持思想先行先导,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联谊活动和“三反三珍”等教育活动15086场(次),21万余人(次)党员受到精神洗礼;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会9698场(次),参与党员10万余人(次);开展党组织书记上党课5911场(次)、为7.2万余人(次)党员送上精神粮食。依托州、县委党校主阵地,集中开展党务干部、村干部、农牧民党员培训班164期,培训1.5万余人(次)。采取“请出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农牧民党员代表到州内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110批(次)、1757人(次)。健全党员进出机制,在各级党组织中大力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教育并处置91名不合格党员。
  ——把好承诺服务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言必行、行必果践行承诺、作出表率、争当先锋。各级党组织承诺示诺10万余条(项),践诺7.8万条(项);1405个机关党组织、1.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组建党员服务队972个,认领党员服务岗位2.05万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6.46万名(次)。康定“11.22”地震发生后,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与灾害抗争,成立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369支,临时党组织18个,发挥了抗震救灾主力军作用。涌现出菊美多吉、毕世祥、袁雅逊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和受到省委表彰的1名优秀县委书记、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大抓党建责任制落实
我州把督促履职作为党建责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督促各级党委书记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述职要述党建、群众评议要评党建、年度考核要考党建、选拔任用干部要看抓党建的情况,把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工作作为落实党建责任制的最优载体。
  ——坚持标准不降低。以省委组织部《关于认真撰写并严格审阅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的通知》、省委办公厅《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方案》为基准,上下一致对撰写述职报告的内容、要求和标准提出严厉要求,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考核重点,着重突出书记个人履职情况,着重突出问题导向,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报告具体详实,有数据、有目标、有措施。
  ——从严从实审阅审查。建立述职报告分级审核机制,实行严格审查把关,针对18个县述职报告均出现内容不全、重点内容有漏项的问题,选派专人点对点、面对面督促重新改写甚至重写。每份述职报告都经过前后20余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认知水平的再升华、再反思、再提升。同时,配合省委组织部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乡镇党委书记述职报告,对不合格的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大会推迟召开或重新召开。
  ——创新方法述出成效。借鉴历次党组织书记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的有益做法,立足甘孜实际,创新述职工作。即将召开的全州述职评议会,州委书记将点对点逐一点到穴位、点出辣味、点出工作新思路,将邀请党建专家、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和省州党代表及基层代表参会。将安排省州代表面对面质询县委书记,直奔问题,问出责任。将采取打分的方式对各级党组织书记进行述职评议考核,排位末位的党组织书记要向州委写出书面检查。
大抓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
规范全州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和组织工作的根本之策,更是破除甘孜藏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关键。我州坚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推进干部出国(境)管理规范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各级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尤其对因公临时出国(境)、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严格控制组团人数、出访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会同州纪委、州外事台侨办、州公安局,形成了《关于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手续办理程序》,规范各级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建立预审、预警机制,实行层层把关,严格审批,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办理程序的坚决不予办理。
  ——推进社区基层投入保障规范化。针对我州社区党建保障差、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的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州委书记胡昌升在省委组织部《关于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关问题的情况通报》作出的“一定要把社区党建工作做实做好”的批示精神,层层传达压力,督促各县千方百计保证投入。州委书记胡昌升、州长益西达瓦共同致信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后,58个社区的工作经费均已达到2万元,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纳入规划,社区“三有一化”建设规范化步入正轨。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我州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和学校党组织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导标准,细化创建工作,分解争创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务必解决基层党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的问题,努力让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
抓基层强基础,是各级党组织书记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在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的指引下,各级党员干部定当以忠诚坚守的责任担当,把基层组织建设铭记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不断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 上一篇:高海拔学校优秀教师冬令营开营
  • 下一篇:“2015甘孜州精品文艺献春”晚会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