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让爱浸润在三尺讲台

《甘孜日报》    2015年04月07日

——记康定中学青年教师郭琼

 
    ■记者 宋志勇 文/图
    她,有一颗仁爱的心,一颗探索的心,一颗奉献的心。对待学生,无论是高中初中的,还是男生女生;无论是贫穷富裕的,还是优生差生,她都一视同仁,虽然年轻,但学生都亲切地叫她“郭妈”。她,就是州优秀教师、州骨干教师,康定中学最年轻的高级教师——郭琼。
    时光荏苒,15年匆匆过去,当年的青涩女孩已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15年来,她先后担任7届13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担任4届班主任,均取得良好成绩。
    亲情灌溉 润物无声铸师魂
    2000年刚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郭琼,就收到重庆多所中学向她抛出的橄榄枝,其中不乏重点名校。面对这些工作,郭琼却始终心系家乡那片热土,几经徘徊,抱着回报家乡的心愿,最终她如愿来到康定中学任教。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郭琼的学生观,在她看来,对学生“爱而能严”、“严而有格”;尊重学生,对民族地区中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用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中出现的“明星热”、“武侠热”、“上网热”、“手机热”,甚至是早熟、早恋现象;注重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QQ、短信、微信等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培养和诲谕学生时充分表现出女教师特有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评语来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以至影响学生的发展;注重文化引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
    15年来,她用真心、真情、真诚来影响、教育每个学生,“爱生”是郭琼教育工作的主基调。谁的生活费没了,她及时垫上;谁生病了,她及时送医治疗;谁的学习落下了,她及时辅导;谁没有到校,她就及时联系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
    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修复学生折断的“翅膀”。有时,她的爱心体现在“严”字上;有时,她的爱心体现在“细”字上;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体现在学生学习惯的培养上……凭借这样的爱,她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深情付出 精湛教艺成特色
    说起教育,郭琼所承担的语文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所以有兴趣,这都是因为她不断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能力、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
    教学中,郭琼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教学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鉴、使用成都七中网校资源,形成了自己“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倾情奉献 辛勤耕耘结硕果
    有付出就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
    让郭琼感到特别激动的是,高2014届6班52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8人上了重本,31人硬上本科,50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1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康定中学文科班高考的最好成绩,该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州内唯一的一个班),该班黎嘉洲同学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四川省民族地区仅2名)。
    曾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郭琼,2015年被评为州骨干教师。她参与研究的课题甘孜州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民族地区高中生创新写作教学策略研究》也于2014年12月顺利结题。
    “风流业绩俱往矣,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践行谦虚谨慎的为人之道,传道授业的从师之道。
     
    
 
  • 上一篇:鼓起钱袋奔小康
  • 下一篇:我州为民营经济发展铺路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