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何康林
![](/UploadFiles/2015-06/313/2015063016335480642.jpg)
“地里的庄稼长势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今年端午节这天,甘孜县委书记何康林又一次到来马乡来马村结对“亲戚”扎西家走访。扎西身体不怎么好,每到换季就喘得厉害,何康林每次下乡都会给扎西捎去药品,帮忙联系医生。面对贴心关怀,扎西连声感谢,并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在群众眼中,何康林是个好人,深受喜爱和拥戴。
在干部眼中,何康林是个忙人,最远的藏寨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在大家眼中,何康林是个能人,遇到困难总能破冰前行。
2011年10月何康林担任乡城县委书记,2014年5月,调任甘孜县委书记。四川甘孜藏区的乡城和甘孜两县,地处南北,无论基础条件、资源禀赋,还是人文环境、工作侧重都迥然不同,但无论在哪里,何康林总能破冰前行,取得成效。
善于推动科学发展
何康林工作经验丰富,有着强烈的科学发展观,思路清、谋事实,既有想法更有办法。在乡城工作期间,提出“1245”发展战略和“四地建设”总体目标取向,围绕优势资源,强力推进能源开发。全县水电装机达50万千瓦,占资源开发的60%。玛依河水利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整合资金4.82亿元建成“1镇3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财政和农牧民人平均收入连续翻番,乡城这个只有3万余人的“小县”因此被评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和农田水利先进县,被干部群众喜赞为“乡城的第二次革命”。
审视甘孜特殊县情,何康林把凝聚人心、思路引领、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着眼打基础、利长远,科学提出了凝聚“四个共识”,聚力“三大主题”,力推“五个下移” 总体工作思路。以全域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谋划了“游康北、住甘孜”和“一城、一镇、一条线”的旅游发展思路和定位,助推牧民定居、产村相融等五种形态新农村建设。他着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康北粮仓”重建计划,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粮食产量同比增长10%。
情系民生躬身践行
视群众为父母,是何康林一直的情怀。他亲民爱民,担任县委书记四年来,村寨农家是他的“栖息地”,田间地头是他的“办公室”,他自觉践行习总书记要求,走遍了两个县34个乡镇315个村,走访农户400余户1800余人。
他着力一线改善民生,针对农牧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因情施策实施 “小水、小路、小桥、小能源”四小工程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何康林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到甘孜履职后,及时深入基层调研,最广泛地收集了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他坚信改善民生是促进甘孜稳定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抓手。他全力推进“民生大改善”专项攻坚,落实民生项目276个,投入资金6.5亿元,在上一年基础上实现倍翻。他亲力亲为抓落实,2014年6月28日,他下乡督查牧区民生项目,遇到下雨塌方,车辆无法行驶,尽管浑身湿透,满身泥泞,他冒雨前行,通宵达旦依然坚持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有效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交通、饮水、用电等突出民生问题。
为官清廉做人实在
公道自在人心。在干部群众心中,何康林是个好人,更是个清官。何康林因工作需要从乡城调任甘孜,全县干部群众自发沿途挥泪送别,依依不舍,原因就在于他清廉做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他讲政治守规矩,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办事,平易近人,不独断专行。他自觉做到“三严三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特别是在涉及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益问题上,坚持奉公守法,严于律己。他从不插手工程项目,也从不因人情世故打招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班子的廉政建设,班子成员无人违纪违规违法。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乡城县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指数名列四川省前四名、全州第一名。任职甘孜后,他把廉政要求和制度建设作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亲自主持修订完善《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21项,新建制度11项。何康林坚持严管干部,他决不姑息和迁就问题,决不拿原则作交易,仅2014年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24件24人,引导全县干部自觉营造清廉、公正、高效的新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