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州政府办公室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

本站原创    2015年09月06日

 
   本网讯(州政府办公室)8月24日,州政府办公室选派的4名第一书记已到炉霍县委组织部和相关乡(镇)党委报到,分别进驻炉霍县斯木乡瓦达上街村、宜木乡热固村、旦都乡沙湾村、新都镇昌龙村,正式履行第一书记职责。
   临行前,州政府办公室党组勉励4位第一书记:一要摆正位置,当好“领头人”。首先要做思想上的“领头人”。“扶贫先扶智”,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驻村工作之中,用先进的思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用科学的思路引领村子科学发展。其次要做行动上的“领头人”。把州政府办公室“奉献、团结、务实、高效”的优良作风融入第一书记的言行,用奉献精神感动群众、用团结精神凝聚群众、用务实作风引导群众、用高效工作服务群众。要按照州委要求,正确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主动接受县委、乡(镇)党委管理,正确处理好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关系,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争位,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第三,要做发展上的“领头人”。选派的第一书记虽然都是办公室的骨干,但是基层工作经验少。要主动向村两委的同志学习,向村子里的发展能手学习,向书本知识学习,提高引领发展、指导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体察民情,当好“贴心人”。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离不开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就必须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理解群众。这是重要的基层工作经验。第一书记初来乍到,一定要走进农户、体察民情,心贴心地与群众交往、交流,全面了解驻村每组、每户、每人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致贫因素,千方百计地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一定要从接到担任第一书记的任务开始,就养成每天记民情日记的习惯,详细记录群众的所想、所愿、所盼,详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为、所感,让“民情日记”成为联系群众、激励自己、承载收获的“心灵之窗”。一定要建好一本工作台帐,写好一份工作总结,时刻反思“作为第一书记,我为驻村群众、为村子发展做了什么?”最终向驻村群众、向党组织、向选派单位交上履职尽责的满意答卷。三要树立形象,当好“代言人”。第一书记是受党委政府委派驻村开展工作的。第一书记的形象是党委政府形象、选派单位形象、个人综合素质形象的集中体现,在群众眼中是有思想、有能力、有“背景”的人,群众自然会更加信任和依赖。因此,第一书记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有责任和义务当好党委政府和驻村群众的“代言人”。一方面,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群众,让党的政策在驻村“开花结果”;一方面,又要把群众的“声音”传递给党和政府,让群众更加坚信党的领导。
   报到期间,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带领4名第一书记实地走访了帮扶村,叮嘱第一书记们,一定要克服语言、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多向基层、向群众学习,早日熟悉村情,早日进入角色,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在州、县、乡和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力争让4个村早日脱贫致富,早日驰入发展的快车道。驻村第一书记们表示,将不辱使命,充分挖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尽心竭力为当地群众服好务。
  • 上一篇:我州联合执法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 下一篇:“真没想到藏区发展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