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甘孜日报    2016年11月08日

     编者按
    今天,全国20多万名记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我们或为时代放歌,或为发展鼓呼,或为公正呐喊。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是时代的瞭望者,我们日夜行走在路上。
    16年前的8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以中国记协成立日11月8日为每年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节作为国家为记者这个平凡而又非凡职业设立的节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新闻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新闻行业的尊重。
    世界瞬息万变,记者的角色功能不变:那就是永远在路上的行者!有句话是对记者这一行业最好的注解:“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记录历史的演进年轮,历史也记录着我们的点滴努力。尽管记者职业高尚而神圣,但记者个体却也是普通平凡的劳动者。在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好记者讲好故事”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徐登林
    一个人的长征
    ■四川日报驻甘孜记者站记者 徐登林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直播长征路分成了阿坝组、泸州组几个小分队,一个组一般都包含了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报观察等多个部门的多个同志,但后来接到通知,甘孜组只有我一个人。
    一个人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目标是去到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采访,结合历史,突出“新长征”新内容。
    据州委宣传部副部长苟亚东说,今年,他们接待的采访团多的一次100多人,少的也有几人,今年已经有10多批。而泸定县更是接待压力重重,他们最多时一天就接待了6批来采访的媒体人。 10月11日,我接到报社通知后,还是第一时间给泸定县委宣传部打了电话,又将此事报告泸定县委书记。他与县委宣传部长协调后,最终同意我开始一个人的“长征”。
    按照安排,本次采访全媒体集群要直播,既要有报纸发的文字,又要求有图片、视频等新媒体用的素材。接到任务时,我就像踩到草地的泥沼,心直往下沉,我一个人咋能又采访,又拍照,又全程录视频?
    要克服没有工具、没有技术、没有人手的难题,我只好再次向泸定县委宣传部求助。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宣传部就是咱们娘家”这句话的内涵。10月13日上午,我从康定市赶车来到泸定县委宣传部,跟新部长见面后,我只好硬着头皮提出要求:能不能请当地电视台的同志协助一下,对采访全程进行录像。
    “没问题,小罗你安排一下,一定要配合好徐老师的工作。”新部长指示后,罗楚凯马上电话联系泸定县电视台记者。
    下午,我到泸定桥采访时,除了我,还有罗楚凯、泸定县电视台记者熊拉姆、泸定县文物管理局讲解员杨菲菲。
    在泸定桥采访过程中,记者邂逅来自台湾桃园的一个40人的旅行团,其中有个组长叫林清添,今年72岁,他在桥上很有兴致地与几个同伴在“荡秋千”,看到记者,他要求一起合影留念。我便请同行的罗楚凯、熊拉姆一起跟台湾同胞合了影。
    后来,记者到泸定县杵坭乡松林村采访,因为没吃饭和高山反应等原因,熊拉姆在路上呕吐了,我和罗楚凯赶忙为其准备手纸,罗楚凯还贡献出自己口袋里的水果糖,陪同采访的杵坭乡党委书记也帮忙找老乡要水。
    同行“长征”路上,大家相互帮助,一起欢乐,一起面对困难,渐渐地,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特别是这次采访的一组三篇报道见报后,罗楚凯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稿件,也像记者表达了谢意。“以后有要求,尽管吩咐哈。” 罗楚凯向记者打电话说出这句话时,我在想:记者于采访中“麻烦”被采访对象是不足为怪的,如果有让对方满意的作品见诸报端,这种“麻烦”还是很受欢迎的。

杨琦
    新闻永远在路上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记者站记者 杨琦
    从事新闻工作,是源于对新闻事业无限的热爱;选择高原工作,是追逐梦想的激情释放。
    2010年9月16日,背上行囊,告别家人,带着组织的重托,只身一人从繁华的都市奔赴雪域高原甘孜,记录和见证雪域甘孜的发展变化。
    面对现实,我犹豫过,彷徨过,但我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无限的。那一天,“逐梦高原,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我的座右铭。
    2012年9月,接到赴石渠采访“新甘石”电网建设的通知后,一直感冒在身的我有点担心高寒缺氧病情加重,但为了见证“一步跨千年”的重大民生工程竣工,我选择了前行。
    9月的石渠已是冰天雪地,莽莽高原矗立着一座座铁塔,一根根银线“点亮”扎溪卡大草原,给牧民群众送去了温暖。
    三天的采访,因高寒缺氧,感冒更加严重,看完医生后我连夜采写了《“点亮”扎溪卡大草原,石渠上万群众告别无电历史》、《为了甘孜北部的冬天不再冷》等稿件,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4年11月22日,康定发生地震。灾情发生后,我于次日凌晨回到救灾现场,并在第一时间报道地震灾情、受损情况。期间,我连续多日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刊发送了大量反映灾情、救灾等社会关切的稿件,同时全面报道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6年来,在甘孜藏区,多次参与突发事件、大型采访活动的报道,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职业在它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平常却又沉甸甸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
    2015年12月初,在甘孜扶贫攻坚号角全面吹响后,为了解集全州“边、少、山、穷”四大特征于一体的典型贫困县白玉县扶贫推进情况,我和几家媒体同行驱车600多公里到达白玉。
    12月的白玉县灯龙乡,虽阳光明媚,但寒气逼人,气温在零下10多度。在乡政府院坝内,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讲述两个多月来扶贫攻坚带来的好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回到县城已是晚上9点,我开始整理稿件,凌晨2点完成通讯《精准施策,白玉县贫困户一个都不落下》,将该县在扶贫攻坚中探索的经验及时报道出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今年2月,康定遭遇64年来最强降雪,受持续降雪影响,道路中断,该市捧塔乡两河口村4000头牲畜饲料短缺,如不及时补充,将活活饿死,养殖户多年的辛苦付出将全部白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反映给当地党委、政府,救援物资被及时送达群众手中,解决了当地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6年来,我用新闻人的脚步丈量着15.3万平方公里的康巴高原,用新闻人的嗅觉书写了上千篇见证雪域甘孜巨变的稿件,多次获得省、州领导的批示,多次获得四川好新闻奖、甘孜外宣贡献奖等殊荣。
    逐梦高原,新闻永远在路上。

叶强平
    我的新闻写作梦
    ■本网通讯员 叶强平
    有人曾问我,写了二十多年的新闻,难道没有一点厌倦。其实,他不知道爱好对一个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记得读中学时,两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到家,最喜欢往幺爸家跑。因为幺爸当时是村长,村上订的报刊每隔一段时间乡上的邮递员会送到他家。找到报纸,看看有没有报道家乡的人和事,国家又发生了哪些大事、要事。所以读书时,其它科都不温不火,唯独政治里的时事部分很少丢分。
    高中毕业参军到部队,每个班都可以看到报纸,休息时战友们打牌玩耍,我就把所有的报纸从头看到尾。指导员正在为每年的新闻报道任务发愁,突然发现我喜欢看报纸,就把任务交给我。第一次奉命写稿是在1994年的3月,是武警官兵参与当地扑救森林火灾。中队文书还专门给我找来稿笺纸和报道类似新闻的一张报纸,要我依葫芦画瓢写一篇。
    从没学过新闻写作的我,把时间、地点、人物和官兵们的表现简单描述一下,一格一格誊写好后加盖个公章由文书寄出去了。寄出去要等邮班,报纸出来后至少要20多天才看得到,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被当时的《甘孜报》变成了铅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字。
    有了第一次变成铅字的喜悦,写稿的劲头也更足了,业余时间都用在撰写稿件上。凭爱好盲目投稿,要不就照着报纸“依葫芦画瓢”,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一篇篇稿件“石沉大海”,幸好部队的信封是免费的,邮费是不用给的。后来参加了新闻函授,才知道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什么叫特写,投出去的稿件命中率也提高了。
    有人说,你作为一名新闻写作“老手”,随时都可以信手拈来。其实,他不是真正了解新闻这一行。在新闻写作上,每个人都是“新手”,同一件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去采访,写出来的内容也不同。浮躁是新闻写作的大忌,许多通讯员在写作之初,大多情绪激昂,稿件一旦多次不中,就开始泄气了。有的害怕写稿辛苦,写几次就再也没有兴趣了。有的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趣来的时候写一下,往往把新闻变成了旧闻。所以“老手”是练出来,但每次写作必须用“新手”的态度来对待。
    作为老新闻通讯员,经常也遇到新问题。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采写的各行各业都比较多,要写出新意确实困难。今年中秋节,农牧科技局的秋收队又赴粮食主产区收割青稞,以前我就对他们的联合收割机发挥的作用、党员先锋队作过报道,副局长一句“7年在地里过中秋”的话让我突然有了灵感,决定以此为线索写一篇新闻,没想到被多家媒体采用,好多还放到头版发表。用许多老记者的话说,只要留心,处处皆新闻。
    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在新闻写作的征途中,我将永远在路上。

周燕
    不忘初心 坚守梦想
    ■本网通讯员 周燕
    严格意义上说,我还算不上是一名记者,只是基层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个小小通讯员,我格外珍惜,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基层采访、新闻写作练习中。
    2012年10月,我结束了3年的畜牧兽医工作,考入康定市委宣传部投身新闻事业。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我写的作文《20年后的我》就是当一名记者,现在想来,那是我心中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初的向往。
    从兽医到通讯员,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从来没有接触过写新闻稿,只能用勤补拙。在同事的推荐下,我买了很多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从每天写一篇新闻稿件开始练习,坚持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刊登在报纸上的稿件数量也逐渐增多。
    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采访对象和内容等相关信息一概没搞清楚,贸然采访,只能一头雾水。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采访写作能力,我开始在《甘孜日报》跟班学习。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在与真正的记者、编辑的交流中,我的写作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对新闻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并深深地爱上了记者这个既富挑战性又具责任的职业。
    有时候,做足了采访前的问题准备,可真正采访时却发现准备的东西派不上用场,甚至采访的对象与内容都得临时调整。这时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开动脑筋,找准新闻点,设计问题,完成采访。采访完成不代表稿件形成,往往是采访后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来写作时才发现还是有些问题没搞清。即使找准了新闻点,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决了“写什么”,构思成文的时候还会遇到“怎么写”的问题。
    于是,我常常为写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合适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很多时候,我都感觉自己真的能和古人相通。
    稿件写好了,发表了,看着报纸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头涌上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如今,四年多的光阴已经在我蜜蜂般的采撷和收获中不知不觉流走了。无论是在市区、街道采访,还是到乡村、农家采风,无论是伏案疾笔,还是在电脑前写作,我始终都保持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每每外出采访或者办事时,总有人出乎意料地喊出我的名字,那种欣喜之情让我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
    而我,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所以固守这份责任。

张锐(右)
    采访苦并快乐着
    ■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锐
    每年的“记者节”定在收获的秋天,似乎有着别样的深意。那金色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洒下,像给大地赋予了荣耀,又昭示着秋收冬藏后,孕育来年新的希望。
    十多年的记者生涯,让我最难忘记的还是两年前采访报道康定“11·22”地震的经历。
    记得地震的那天下午我正在单位采集素材,撰写刚刚采访回来的新闻线索,突然一阵剧烈摇晃让我意识到康定地震了!没有想太多,本能的开始检查摄像机的电池、磁带,准备好充电器、脚架、灯光,背上包就出门了。出门便开始用摄像机记录能见到的一切:康定市民们纷纷簇拥在街上避难,许多商店暂停营业,公安、特警第一时间出警维持秩序,119、120开始忙碌……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母亲一人在家中,拨通电话得知她安全无恙,来不及多嘱咐两句就匆匆挂断,立即赶往州应急指挥办,与同事们会合后便开始分配任务投入工作。
    晚上八点接到紧急任务:赶赴震中!来不及多想,拿上设备便和同事出发了,一路奔波,于深夜十点抵达震中。还没有来得及适应震中近4000米的海拔和低温气候,就扛上摄像机和随行同事投入到工作中。没有御寒设施、没有充饥食物、没有一口热水,中途甚至没有想过要找地方休整,整整一个通宵,摄像机几乎没有离开过我的肩头。
    震后的第一个晚上,我们用摄像机记录了电力、通讯、交通等部门在第一时间排隐保障;记录了为震中服务的医疗、防疫、物资供应等部门;记录了各部门通力配合,确保祖庆学校近2000名学生安全温暖过夜;记录了祖庆学校学生们在震后第一个清晨准时吃上早餐的感人画面;记录了武警、消防、特警等上千名官兵披星戴月为灾区群众搭建帐篷的场面;记录了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抗震救灾的身影。
    11月25日深夜11点,康定再次发生地震,我又和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第一时间赶到震中了解灾情, 拍摄第一手资料。
    四天在震中的采访,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受灾群众对于每一支救援队,对于记者的信任,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让外界知道他们的现状,或平安、或无恙、或在奋力自救。这让他们在灾难面前有更多的动力和希望,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随之更加浓烈。
    如今,两年过去了,灾后重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我们的“桥梁”“纽带”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随着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记者不再仅仅是一群拿着笔、背着摄相机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也可以是一个用手机、无线终端等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布新闻的全媒体记者,我们运用全媒体手段发布各类新闻、传播科普知识、拓宽宣传领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次采访任务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过程,我们付出了汗水,收获了希望!

益西贡布
    用心专方能成远
    ■本网记者 益西贡布
    记得从四川省藏文学校毕业时,学校领导找我们填写毕业分配志愿表,我在第一志愿的空格里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甘孜报社。1987年7月8日,一切手续办齐后,报社领导根据我所学的专业把我安排在藏文编辑部,从此,我正式成为了一名记者。
    上班后的第一天,编辑老师拿了一篇400字左右的一条消息让我翻译。她叮嘱我:“这位记者的写作功底很扎实,你边翻译边琢磨他的写作技巧,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好处。”我从老师手中接过稿件时,我开始逐字逐句琢磨和查找汉藏对照字典,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总算是完成了。次日上班,编辑老师把修改好翻译稿件拿来让我再看一遍,改得面目全非,我自己翻译的痕迹几乎没有,我有些失望了。现实告诉我,要搞好翻译工作,就要脚踏实地。
    时隔一年多后,我模仿本报记者的写作方法,写了一篇约1000字的藏文消息稿。写毕,诚惶诚恐地拿到时任甘孜报藏文编辑部原主任廖才贤处请教,廖才贤粗略看了一下我所谓的“稿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作为一名合格的藏文新闻工作者,翻译上力争达到一流水平,这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尽管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区别,对我而言全然不知。离开时,他给了我一本《怎样写新闻》的薄册子,并且鼓励我要学好藏文写作的同时,多加强汉文写作。一个星期六的早晨(那时还没有双休日),刚进办公室就有同事激动地告诉我:“你的稿子发了!”我从同事手中拿过报纸,在三版的教育栏目里找到了自己的“处女”作。终于变成“铅字”的豆腐块文章,这为我后来的工作增加了信心。随后的日子里,我模仿着修改后刊发的稿件,写了不少消息,通过编辑老师们的指导和修改,我的新闻作品频频出现在《甘孜报》藏汉文版上,有些甚至被《四川日报》等刊用。
    后来,我开始担任出差采访任务,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我把每天采写的新闻稿件通过传真发回报社编辑部。采访回来后,编辑老师针对我的新闻稿件点评式的为我开了“小灶”。这样一次次地交谈,一次次地指导,我自己也逐渐成熟起来。直到1996年,我的一篇新闻作品在全省副刊好新闻作品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得殊荣。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29年。时时感慨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藏汉编辑部的各位前辈和同事们对我真心帮助。

陈斌
    一次难以忘怀的采访
    ■本网记者 陈斌
    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即将来到。这是自己当记者以来度过的第5个记者节。以前,我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神秘,甚至还很令人羡慕。可是当上记者后才发现,记者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样潇洒轻松,很多采访过程是很辛苦的。记忆中,去年的一次采访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经历。
    那是去年12月17日,我到雅江县“走、转、改”,采访该县河口镇山背后村通村公路建设。 山背后村地处雅江县城对面的半山腰,海拔3100米。由于该村地处大山深处,道路崎岖不平、狭窄陡峭,过去村民们上趟县城来去大半天。长期以来,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们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闭塞不便的交通严重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
    从雅江县城出发,沿河谷而上,一条狭窄的碎石路映入记者眼帘。碎石路的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悬崖。看着眼前这条宽4米的碎石路,我当时心里就开始发毛,全身不寒而栗。可是,不敢去也得去,采访就是命令!每天报纸都在等着我们的稿件呢。
    看到我一脸紧张,与我同行的山背后村村支书汪修连忙解释:“现在,这条路好多了。以前这是条羊肠小道,弯多坡陡,路宽不足1米。后来在2007年,村里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把这条羊肠小道修成了2米宽的泥土路,但是几年过后,每到下雨天,泥土路也变得坑坑洼洼,村民们靠人背马驮把洋芋运送到城里,摔跤是常有的事。”
    听了汪修的介绍,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近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山背后村口,从上望下看,这条路是那么窄,呈“之”字型在山间盘旋。说实话,由于有点恐高,我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当时的采访是如何进行的、又到底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当时,我一个劲儿地想如何搞好那次报道,挖掘村民们背后的故事。通过新闻报道,为村民们打通一条民生路。
    我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雅江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出发,大力实施农村公路三年交通攻坚,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一事一议”,有序推进全县乡村公路建设。
    何时对乡村公路进行硬化?如何改造通村公路的排水设施、挡防设施和错车道,把通村公路建成合格工程、安全工程?当时,我采访了雅江县相关部门,对乡村公路建设进行跟踪报道。雅江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该县将对通村公路进行加宽改造,安装安全护栏;将对该村通村公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不断提高通行能力。
    如今的山背后村,水泥路通村入户,车子开到家门口,村里的农产品也能运出去,村民们既省时又省力。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条通往民心的路,更是村民生活变富的路。
    我想说的是,看似简单的工作,要做好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吃苦耐劳工作,扎实深入采访,做好舆论引导……

肖宵
    走在路上 不忘初心
    ■本网记者 肖宵
    “九万一千五、九万二千、九万四、九万八千七、十万!!”今年中秋节正午,一群“另类”的新闻工作者簇拥在办公室的一块电脑屏幕前,满怀期待的看着一条名为《康巴第一美女,惊艳世界》的微信消息的阅读量数据不断上涨。当数据最终定格在100000+的时候,大家像孩子般欢呼雀跃,致电亲朋好友分享喜悦,在微信朋友圈中将好消息“奔走相告”。一次次点击图文重温过往,一项甘孜媒体界的纪录就这样诞生了!但仅仅十几分后,办公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每个人又如上了发条一般,在各自的岗位上操作电脑,新一轮的新媒体新闻时效质量“抢夺战”又拉开了序幕。
    从一名传统电视记者转型成为康巴传媒中心的采编人员,这是迄今为止我所遇到过的最具挑战的一次经历。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部门中,新的采编发流程、新的传播方式、新的受众群体和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没有任何“旧迹可寻”,新的任务便从千头万绪的状况中开始了。从定时交稿到随时发稿,从摄像剪辑到拍照修图,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出击。我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互联网新闻意识,强化自己的互联网技术,强化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优化图文处理软件应用技能,注重各个层面的知识积累。
    两年内,“康巴传媒”“甘孜发布”“甘孜党政参考手机报”“甘孜电子户外阅报屏”“掌上直播”,一个个定位精确、内容精彩、文字精道,排版精致的新媒体产品推陈出新;“错过甘孜就等于放弃全世界”“康定不仅仅只有情歌”“你好,你有一封来自甘孜的挑战书”,一条条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兼具,妙趣横生的新媒体消息在我和同事们的手中诞生;全州首个使用大疆精灵第四代无人机的团队,全州首个采用VR全景相机的采访组,全州首个登上四川权威排行榜前十的微信平台,全州首个掌上图文视频多功能直播间的搭建,一项项“全州第一”成为我们工作中辉煌的掠影。
    在“横跨”参与报纸、网站、手机报、微信等多个媒体采编后,我发现自己渐渐拥有了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但是在经历数次培训学习,上网搜索优秀案例阅读后,我却觉得自己犹如“井底之蛙”,对于日新月异的媒体融合发展态势,稍有停滞便会被时代浪潮所甩开乃至抛弃。
    犹记得我们熬夜加班“精心编制”消息,只换回区区几百次点击量时的那份失落;不曾忘却自以为抢占先机发出消息,却被告知夹带“低级错误”时的那份懊悔。来不及“擦干眼泪”,我们永远前行在追逐新闻的道路上。
    今天是“记者节”,这样一个职业节日定在秋末冬初,似乎有着别样的深意。那金色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洒下,像给大地赋予荣耀,又昭示着秋收冬藏后,孕育来年新的希望。
    
    
    
    
    
    
    
    
    
    
    
    
  • 上一篇:蓝天白云成四川藏区彝区引资名片
  • 下一篇:我州狠抓消防安全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