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发挥杠杆效应 助推“六大战略”

甘孜日报    2016年11月29日

    ——州财政局局长格绒就我州出台“六大战略”财政奖补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改变传统财政政策支持方式单一、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手段落后等弊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和财政支持政策的杠杆效应,助推六大战略顺利实施,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州财政局牵头制订了《甘孜州六大战略财政奖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了了解我州出台该《办法》的背景及基本思路、原则等,让这一利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调,让各级各部门进一步了解办法出台的过程及主要内容等,前不久,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州财政局局长格绒。

    记者:格绒局长,您好!州委十届八次全会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的工作格局,最近,州财政局牵头制订了《甘孜州“六大战略”财政奖补办法(试行)》,请您介绍一下该《办法》出台的背景及必要性。

    格绒:出台该办法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上级政策的要求。2014年,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改进分配方式,减少行政性分配,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健全以产业引导基金、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间接方式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推进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的要求。2015年,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通知》、《关于实施鼓励直接融资财政政策的通知》三个文件,形成了推动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政策。今年,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总体要求。二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州财政政策模式中还存在政策方式单一、难以有效放大,资金使用分散、政策导向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整体绩效不高等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政策要求,解决财政政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

    记者: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州在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上发生了转变,请问我州在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方面有哪些思路?

    格绒:出台该《办法》,是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和财政支持政策的杠杆效应,改变传统财政政策支持方式单一、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手段落后等弊端,提高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实效性,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我州产业加快发展;参照省厅做法,结合我州实际,我们从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行财政奖补和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方面,本着直接变间接、分散变集中、资金变基金、无偿变有偿的原则,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着手搭建我州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对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适合采用基金模式的,调整为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适合间接补助模式的,纳入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确需实行项目补助的,将事前补助调整为事后补助,以增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吸引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促进全州产业发展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

    记者:出台该《办法》的主要目的是助力六大战略顺利实施,请问制订该《办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格绒:实施六大战略,是我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法宝,制订该《办法》主要是按规定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本着引导放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奖补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六大战略,重点支持六大战略实施的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以实效为导向,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工作推进有力、实施效果显著的给予奖补。从补短板、创品牌、降成本的角度考虑,对农村经济市场主体、各类企业进行奖励补助和融资贴息;从推重点、促创新、树先进的角度考虑,对县(市)政府进行财力性补助,把有限的财政奖补资金用在最关键的环节、最急需的项目上,力争资金效益最大化。

    记者:制订政策主要是要易于操作,让人一目了然,请问该《办法》由几部分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格绒:《办法》由基本原则、奖补方式、政策内容、奖补程序、监督管理、其他六个部分构成,主要包括4个方面、13条奖补政策。

    着力促进脱贫奔康,围绕助农增收,支持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方面,设立5条奖补政策,主要是对各县(市)人民政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林地、草地)经营权流转、养殖畜禽出栏、创立品牌、实施资产股权量化等方面给予财力性补助和一次性奖励。

    着力破解市场瓶颈,围绕主体培育,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设立3条奖补政策,主要是对各县(市)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招商引资项目、州内金融机构向州内企业发放贷款的分别给予财力性补助和一次性奖励;对在州内注册的从事旅游业、特色农牧业、特色文化产业、特色中藏药业的企业新增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围绕重点项目,助推全域旅游方面,设立4条奖补政策,主要是对各县(市)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重点项目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命名的,获得5A级、4A级景区称号的以及各县(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的项目给予一次性财力补助;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州级文化创意奖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倡导争先创优,围绕示范引领,鼓励各县积极争创先进方面,设立1条奖补政策,主要是对在全州六大战略单项考核中获得第一名的县(市)给予财力性补助。

    记者:此《办法》主要涉及的是州对县的层面,请问在实施过程中各县(市)是否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作适度调整?

    格绒:以上奖补政策是州对县的激励支持,各县(市)可根据财力和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扩大范围、提高标准,适当加大奖补力度。

     

    


  • 上一篇:寒冬走基层 帮扶惠民生
  • 下一篇:我州分析折多山隧道工程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