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 2016年11月29日
——我州东南路片区“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侧记
与会人员在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奶牛场考察。
与会人员在康定木雅圣地景区考察。
与会人员在理塘甲洼镇江达村藏香猪养殖基地考察。
■本网记者 邓安华 文/图
“产业扶贫,要有门路,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否则都是‘纸上谈兵’。”这是参加我州东南路片区“六大战略”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的一致共识。
理塘:藏香猪生态养殖出效益
理塘县甲洼镇江达村,离县城较远,地处偏僻地带,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村民们除了靠采挖虫草或松茸挣一点收入外,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村民们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但是,该村属半农半牧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盛产青稞、豌豆、马铃薯等农作物,素有“理塘的小江南、高城镇的后花园”等美誉。
全村63户277人,目前尚有17户60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这也是该县今年“摘帽”脱贫任务之一。该村村支书曲批是一名退伍军人,刚回家那几年,他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成天不知干什么好,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养殖生态藏香猪是一个商机,于是他萌发了搞藏香猪养殖的想法,但资金紧缺,要想办一个藏香猪养殖基地谈何容易?当县、乡领导知道后,鼓励他办藏香猪养殖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作为村支书的他,不单是想着自己一家人致富,他要带领全村的老百姓共同致富。经过村委会反复研究,他鼓励村民们入股,从2011年开始,以集体性质开办藏香猪养殖基地。村里63户村民,都参与入股,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投工投劳入股),年底分红。“由我一家人进行养殖和经营,然后我把销售利润的50%拿出来分红,每户可平均分到4000元左右。另外,村民们还可以在养殖基地打工挣钱,月薪3000元左右,这样也可以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曲批对记者娓娓道来。养殖基地整洁的办公室、完善的圈舍等一应俱全,看着那200多头健硕的藏香猪,幸福写满了他的脸庞。
雅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见成效
雅江,地处我州南路雅砻江中上游高山峡谷地区,境内风景旖旎,享有“康巴汉子村”、“中国松茸之乡”等殊誉。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道“318”线纵观县境,该县成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环线和藏羌彝文化走廊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该县受地理位置、自然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近年来,雅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我州“六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立足县情,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产业扶贫的好办法。该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是雅江有名的贫困村之一,按照年初的计划,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于今年底必须全部脱贫,整个贫困村要摘帽。该村地处高山峡谷,村民们平时在贫瘠而有限的土地上种点玉米和洋芋,虫草和松茸季节,采一点虫草和松茸,销售后补贴家用,除此之外,村民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极其艰难。县委县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
“县上利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和宜宾对口产业发展基金共50万元为启动资金,为王呷一村组建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工投劳参与入股,年底分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激动地告诉记者。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牟银友感慨地说,像我这样的贫困户,在全村不在少数,既无资金,也无技术,只是靠投工投劳,也可以参加奶牛养殖合作社,还可以分红,太好了,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他说,自己有木匠技术,可以挣点钱,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康定:旅游产业扶贫走出新路子
近年来,康定市始终发挥首部优势,用好资源禀赋,以打造全国藏区县域经济强市、实现首部率先崛起为目标,以推进“六大产业”为抓手,加快率先发展、引领发展和创新发展。
康定,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如何下好旅游扶贫这盘棋?是该市决策者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该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经过政府搭台,引进了木雅泽朵公司,开发打造以俄达门巴村为核心的木雅景区。“第一期投资1.2亿元,第二期预计投入8000万元。今年8月景区试运行,2017年正式运营;通过村民资产入股方式,将49套空置的牧民定居房租赁给公司整体开发包装。通过景区建设,村民脱贫奔康步伐加快。”该景区有关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说。据悉,2015年,该村村民领取临时用工工资约36万元,村集体运输队领取运输费75万元左右,村集体分红36万元,2016年达到85万元,同时,贫困村民可优先选择从事景区服务性工作,公司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170户727名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解决村民医疗社保缴费负担问题。这就将经营户与贫困户捆绑在一起了,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这仅仅是我州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六大战略”的引领下,全州各县一定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做出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