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3日
——普通藏族群众的新年愿望
卡勒正在和工友们一起种菜。
泽吉的妻子正在招呼客人。
■本网见习记者 刘小兵
2月27日是藏历火鸡年大年初一,一场大雪让道孚县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仿佛是上天送来了 “瑞雪兆丰年”的新年祝福。无论是汉历春节还是藏历新年,在大年初一许新年愿望、定新年目标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新年愿望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对于生活越过越好的期盼。对于道孚县格西乡若珠村的普通藏族群众来说,村子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好,便是大家新年愿望的共同元素。
贫困户曲珍
家人安康 儿子学习进步
国道350线旁,一扇铁门轻掩盖,门内飘来阵阵肉香;几声犬吠过后,一名穿戴整洁的藏族妇女走了出来;随行的村支部书记泽吉告诉记者这就是曲珍,今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跟随曲珍走进一间房屋,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藏汉风格结合的客厅:地面和天花板都由光亮的木质建材装饰,对门的墙面上有一个木质展示架,架上规整地陈列着仿真鲜花、盆景、瓷质茶杯和高脚杯。要不是架上还放着几个藏式茶壶和旁边的藏桌、藏床,记者还以为是走进了一个汉族城市家庭的客厅。
看到眼前的场景,记者不禁纳闷,怎么家里装修得这么好还是贫困户呢?得知记者的困惑,曲珍解释到:这幢房子是2013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从别人手里买的老宅,总共有六间;刚买的时候是全木结构,因为漏水才把房顶换成立彩钢棚,但是没有钱做内部装修。去年,县里推进新村建设,出台了补贴贫困户改善房屋风貌的政策,才把其中两间装修了。总共花去近三万元,自家出了一万多元,其中一部分还是借的。随后,曲珍把记者带进了另一间没有装修的房间,房里裸露的电线和黝黑的木板应证了曲珍的说法。
记者了解到,曲珍的娘家在该县木茹乡一个偏僻的村庄,由于娘家没有兄弟姐妹,她便把患有高血压的母亲和70多岁的父亲接到了身边生活,她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一家六口的生计主要靠丈夫帮人开车维持。
当问及新年过得是否开心时,曲珍连连说,“开心、开心,终于完成了装修房子的计划,两个娃娃上学也不用花钱,母亲的病也有了医疗保险可以报销一部分,日子是比以前好多了。”谈及在新年的愿望时曲珍说,“一是希望家人平安、健康;二是希望两个娃娃成绩进步。”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没有把”顺利脱贫”作为新年愿望,曲珍的回答出人意料。她说,“脱贫是必须的,不算愿望。全村11家贫困户9家都顺利脱贫了,我们也不会例外,政策这么好,我们也有信心,过了年我就要到村里的合作社去打工了!”
合作社工人卡勒
老板多赚钱,我们也多挣钱
曲珍所指的合作社是“道孚县安珠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该县在2014年通过对口帮扶的郫县政府牵线搭桥引进的生意人杨安福创办,也是该县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合作社。卡勒就是最早进入该合作社且出工率最高的工人之一。
记者来到合作社时,卡勒正在和几名同村的工友在大棚里一边栽菜,一边谈论头天晚上的“团年饭”。很快记者和她搭上了话。她告诉记者,在合作社进入村子以前,村里的人都是不种蔬菜的,只种点青稞、油菜和小麦、土豆,吃蔬菜都是靠买。现在,她已经学会了种植各种蔬菜,还在合作社的支持下给自家建了个大棚,种的菜不仅够自家吃,剩下的还可以交给合作社代为销售。另外,她还把家里的将近20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土地流转金、年底分红加上自己和兄长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有四万多元的收入,而留出来的四亩地种出来的粮食也够全家人的口粮。
说起刚刚过去的一年,卡勒最高兴的就是终于把祖传的老宅翻新、装修了,还添置了家具。被问及有何新年愿望时,卡勒不加思索地说,“那就是合作社越办越好、老板多赚钱,我们也多挣钱嘛。”
原来,卡勒多年前就和丈夫离了婚。现在,她家里76岁的母亲、患有结核病的大哥、出家修行的姐姐、正在上学的女儿和腿脚有些不便的二哥,总共六口人都主要靠从合作社获取的收入和低保金过日子;可以说合作社便是卡勒一家生活的经济支柱。
对于卡勒的新年愿望,在场的人都表示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合作社老板杨安福表示,合作社成立之前就定下了入股农户的收益和合作社效益挂钩的原则,把合作社办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现在,合作社的种养业已经办起来了,今年正计划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农家乐。
村支书泽吉
把致富的头带好,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
离开合作社,记者一行受邀前往村支部书记泽吉家里做客。汽车在整洁的入户公路上行驶一阵后,一栋外观精巧、色彩缤纷的宽大全木质民居出现在记者眼前。走进客厅,几张摆满了各种水果、饮料、干果、糖、酥油果子的藏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位十来岁的女孩正在观看藏历新年春晚。看到有客上门,泽吉的爱人立刻端来了热腾腾的酥油茶和黄澄澄的青稞酒。
看着一堆美食,记者感叹,“你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盛。”不想泽吉却说,“现在过年吃东西都不讲究了,生活好了,天天都像在过年。”
泽吉简单的两句话道出了当地人民近几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
谈到新年愿望,泽吉说,自家的35空房子已经全部装修好了,近期的计划就是把淋浴房搞好。被问及为何要优先搞淋浴房时,泽吉说,“村支书嘛就是村里的标杆,大家做啥事都看我们家,搞淋浴就是要带着大家改变生活习惯勤洗澡、讲卫生。”“不过,最大的愿望还是厂子的生意能越来越好,我自己挣钱多了,说话有底气,才能鼓励大家积极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嘛!”,泽吉补充说。原来,泽吉的儿子三年前通过“9+3”,在成都学习了汽修技术。为了让儿子学以致用,泽吉便在县城里开了一家汽修厂。现在,儿子已经通过打理汽修厂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泽吉便希望汽修厂发展壮大,好吸收更多当地人就业,也给大家树立创业致富的榜样,好让村里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从泽吉家出来恰好是正午时分,皑皑的白雪被温暖的阳光融化,渗进土壤,为万物的生长积蓄了水分。虽然,记者没能与更多人细谈新年愿望,但是从曲珍、卡勒、吉泽三家人的新年愿望里不难看出,“满怀期许奔小康”便是藏族群众们在藏历火鸡年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