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8日
州委书记刘成鸣与寺庙觉姆及苟玛拥珍亲切交谈。
苟玛拥珍与寺庙觉姆交流。
■本网记者 南泽仁
“咋办我家父亲生病想转院出去,但我家又没熟人、汉语也不懂;你给拥珍说嘛,她会帮你”“有什么事找拥珍去”、已成为寺庙觉姆(觉姆:寺庙尼姑)遇到问题的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她们如此信赖的拥珍,就是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道孚县铜佛山觉姆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玛拥珍。正是因为扎根基层的坚定信念,廉洁自律的严谨和服务群众的赤诚,关爱觉姆姐妹的热情,激励着她科学发展的信念和务实创新的热忱,在基层统战工作中满怀热情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其中蕴含着一名基层女干部多少心酸苦甜的风雨历程,缀满了沉甸甸的工作艰辛。
她重调研,抓基层,促统战全面展开工作,她始终坚持在一线开展;问题,她始终坚持在一线解决; 成绩,她始终坚持在一线取得;经验,她始终坚持在一线总结。她倾情倾力关爱觉姆姐妹,当一名五保户觉姆身患胃癌卧病在床时她送汤送饭,抱着棉被到医院陪床,去世时,她四方凑款为其办理后事、看望家属;当一名年轻觉姆身患子宫癌找她诉苦时,她又向单位申请帮助筹款为其治病,当这位姐妹病愈时紧紧握住她的双手泣不成声……
2015年11月至今,苟玛拥珍任铜佛山觉姆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工作)。2014年被评为甘孜州“三八红旗手”,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今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干部,苟玛拥珍主动深入全县每座寺庙核实寺庙及僧尼基本情况,在全州统战系统社会化管理目标考核中获10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2011年4月调至道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任副局长,主要负责民族工作、僧尼管理、僧尼低保、项目建设等工作,期间完善标识标牌、规范化管理工作,省民委根据其突出成绩授予该单位项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针对菜子坡觉姆寺和铜佛山觉姆寺庙存在的问题,道孚县委、县政府将菜籽坡觉姆寺作为全县觉姆寺创新管理示范点,苟玛拥珍调至该寺管会担任主任,全面铺开创新管理示范工作。她始终将寺庙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作为,知责担当,找准方式方法,抓住关键环节,全力确保寺庙稳定。苟玛拥珍带领工作组干部职工在帐篷里一住就是5个月,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她始终坚持“干部+僧尼”管理模式,通过长期努力,觉姆逐渐改变错误意识,主动服从管理。进驻寺庙后,按照寺庙管理“三个相适应”的宗教工作理念和严守“三个绝不能增加”底线,建立完善了寺庙人、财、物、活动等管理的24项管理制度,以藏汉双语形式在寺庙内部上墙,创新制定的重点工作对象管控台帐、工作记录台帐等六本台帐制度在全省寺庙管理中广泛推行,通过开展寺庙活动场所标准化管理、有力加强了寺管会对寺庙和觉姆的规范管理力度,管理办法得到省、州认可并推行,管理经验也由省委统战部写成典型材料上报有关部门。按照“三基本”理念,坚持管理服务并举,积极向上级汇报困难,努力争取项目,真情关心关爱困难僧尼,不断改善寺庙条件,在菜子坡觉姆寺完成了一条2公里的通寺路,整改水渠50米, 治理山体滑坡40米,寺内配置干粉灭火器9具,投入资金10余万元,慰问特困重病觉姆80余人次,为152名贫困觉姆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1名纳入五保、170名觉姆纳入医保,争取危房维修金50万元,赠送价值 20余万元的慰问品。同时加强与寺庙僧尼及亲属的交心谈心,宣传惠寺惠僧政策,讲清讲明利害关系,106名觉姆主动向寺管会干部反映困难问题。
在铜佛山觉姆寺管理委员会任副主任期间,苟玛拥珍按照“积极稳妥、依法规范”的工作原则,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的工作原则,约谈觉姆、走访寺庙负责人及家属、召开四乡一镇村干部动员会、召开觉姆家属会;建立定期不定期同扎呷活佛联系制,协调寺庙管理工作。2015年11月15日,组织298名觉姆参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大会,实现干部入驻等寺庙“五进’工作目标。入驻寺庙后,苟玛拥珍积极组织觉姆到省委统战部反应困难诉求,到成都、炉霍参观先进寺庙先进管理方法。协同县委分管领导积极向省、州相关部门争取寺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寺庙已启动活佛寝宫维修、通寺路、绕寺路、垃圾池、淋浴间等建设工作。
苟玛拥珍带领寺管会成员深入寺庙、觉姆家属家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全县惠民政策信息采集工作,努力动员觉姆办理 “两证”,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寺庙僧尼基本信息采集登记备案和觉姆宗教教职人员制证工作,寺庙各项基础工作已实现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