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我州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本站原创    2017年04月10日

     本网讯(局办)近日,国家标准委公布了一批被列入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名单,我州泸定羊肚菌种植榜上有名,成为甘孜州又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至此,我州共有5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获得立项。 

    泸定国家羊肚菌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是完全响应和助力国家和地方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210月,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依托甘孜州政府建立了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的“院州”合作二期食用菌项目平台; 20164月,四川省农科院与甘孜州政府又签署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甘孜州人民政府第三轮科技合作战略协议”,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和转化活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致力对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甘孜州地区开展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工作,有力推动了甘孜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甘孜州种植的羊肚菌主要出口欧、美国家,价格成倍增长且货源紧缺。但是,由于种植技术的操作参差不齐,羊肚菌产量和质量均还不高,农户种植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泸定羊肚菌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过程中,将运用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将开展一系列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搭建标准体系。按照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操作标准,整理、完善并建立羊肚菌种植标准体系,将技术、管理、工作标准有机结合,形成涵盖国家、行业、地方、内控标准联动的泸定县羊肚菌种植标准综合体。同时制定核心标准,依据羊肚菌种植标准体系框架,在现有四川省地方标准DB 51/T 2092-2015《高羊肚菌仿生态栽培技术规程》、DB 51/T 2094-2015《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规程》,同时参考四川省金堂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121/T 009-2016《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堂羊肚菌种植技术规范》等,建立适合泸定县乃至甘孜州种植的《羊肚菌大棚种植技术规范》、《羊肚菌质量标准》、《羊肚菌种植环境》、《羊肚菌菌种选育技术规范》、《羊肚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羊肚菌出菇期温度控制技术规范》以及《羊肚菌种植大棚建设规范》等各类关键核心标准。二是建设检测体系。以羊肚菌质量检测为重点,建立包括原辅材料采购、产品质量、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在内的项目齐全的农业检测体系,并不断增加新的检测项目,逐步形成组织方式社会化、技术水平现代化、运作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检测网络。各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专合组织和种植户,要配置必备的现场检测设备,推广快速检测技术,实施全程监控。三是标准贯彻实施。组织羊肚菌种植的技术专家和标准化专家对羊肚菌种植的协会、专合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标准化实施主体的标准化意识以及实际参与和执行标准的能力。通过开展标准化知识竞赛等方式,培养一批县、乡、村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四是标准化宣传培训。加强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使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农业标准化意识。加强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强化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质量控制与检验检测、疫病防控、生物安全等标准的推广实施,使农民对标准化知识有新的认识,不断提升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的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覆盖率。通过安全用药、科学施肥,把标准化技术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植,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示范推广。坚持“选好项目、建立体系、形成龙头、创建品牌、带动产业、致富农民”的原则,使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示范效应不断扩大,强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改造传统农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协会带动、合作社参与的原则,有效规划羊肚菌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形成专合组织带动种植户的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格局,全面推动羊肚菌种植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泸定县精准扶贫的实现。

    通过羊肚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和推广,将提高全县羊肚菌种植技术水平和创新驱动能力,促进羊肚菌种植从速度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同时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羊肚菌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泸定县乃至甘孜州的特色农产品,助力泸定县精准扶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 上一篇:我州推进“放、管、服”助力工业强州
  • 下一篇:农发行甘孜州分行积极服务藏区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