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以行动服务脱贫 以实绩惠泽群众

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03日

——记甘孜县下雄乡下雄一村第一书记康珠德西

20159月,29岁的康珠德西被组织选派到下雄乡下雄一村担任第一书记,成为一名年轻的驻村干部。从乡干部到驻村干部,她始终充满着对工作的激情、对乡土的热爱,带着深深的情感和智慧,以解决制约村里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团结村“两委”及工作组的其他同志,寻找项目、协调资金,为村里谋规划、为群众解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真情为民中赢得信任

康珠德西出生在农村家庭,对农牧民群众有种特殊的感情,驻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她始终带着这份特殊的感情做事,拓宽延伸乡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服务的功能和覆盖面,在村级活动室设立民事服务代理点,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协办工作。以前群众要几天办理的事,统一代办后不但缩短时间还节约群众到县城的往返路费,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她经常走访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收集意见建议42条,收集群众的困难53条,解决42件,为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争取12000元资金,帮助贫困户白玛拥吉的残疾儿子办理残疾证,领取残疾补贴,联系工商联、县红十字会为其患有心脏病的女儿争取到8000元的大病救助金,积极协调村“两委”为其争取到村护林员的工作。她多次对接县人社局,安排青措、更登则玛、根秋则玛等3名贫困户参加餐饮培训,土登洛沙、格勒郎加、泽仁拿布等6名贫困户参加摩托车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并解决了其中7人的就业问题。协调争取县级相关部门110万元扶贫资金,新建村幼儿园、卫生室,争取到派员单位2万元资金支持,配套了环卫设施。下雄一村通村道路是康珠德西任职来的的一块心病,为此她积极向乡政府和交通部门申报,在多次协调下,成功申请到540万元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最终建成7.8公里通村路,同时投入40万元建成了联户路,并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为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她协调乡党委书记和县扶贫办、县水务局的领导深入该村实地进行调研,最终在县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蓄水池一个,对原有的两个蓄水池进行了维修,实现了该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在整治提升中建强组织

到村后,她发现村党支部没有凝聚力,为此,她以《甘孜州村级组织运行规则》为标准,按照《软乡弱村集中整顿一般、先进党组织升级巩固实施方案》要求,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完善了10余个管理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类会议精神进行专题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3名无职党员科学合理定岗定责,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协助乡党委物色培养村后备干部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积极联系县国土资源局、县农行等帮扶单位,争取资金2万余元,完善村委会办公室硬件设施,建强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

在执行落实中提升水平

在乡村工作运行上,康珠德西重点在“规范”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以来,监督发放惠民资金120余万元。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中,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对贫困人口复核后达不到贫困标准15户家庭进行清退。组织群众开展学法懂法守法专题教育17场次,参会群众300余人次。引导群众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按照县委乡村运行刚性约束机制,结合村情修订完善了《下雄一村村规民约》,以党员干部带头执行为示范,引领村民自觉遵守,全村风气极大改善。

在增强“造血”功能中推动扶贫

康珠德西深知输血式的发展不是发展、输血式的脱贫不是脱贫,下雄一村要真正脱贫摘帽只有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此,她逐户走访了解发展情况和致贫原因,组织村“两委”班子召开扶贫攻坚主题会议,梳理扶贫攻坚措施24条,确立了集体抱团发展促脱贫的扶贫攻坚工作思路和工作规划。她反复做村里48户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意愿群众的思想工作,并筹集资金18.3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县农牧和科技局、县扶贫移民局扶贫资金60万元,于20164月成立了下雄一村集体牧场专业合作社,购买了261头牦牛,年底实现了96800元盈利性收入,户均增收1700余元。下雄一村群众打磨糌粑至今还需要到邻乡或县城,康珠德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多次协调,争取到电炒青稞机一台、电磨一台,20167月下雄一村电磨坊正式投用,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单一的问题。老百姓也因此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对年轻的康珠德西竖起了大拇指。


  • 上一篇:卯足干劲夯基础 厘清思路真扶贫
  • 下一篇:高原光明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