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5月08日
——记炉霍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谭晓琴
■本网见习记者 刘伊莎 文/图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谭晓琴,藏族人民的好女儿,鲜水河畔的好“门巴”,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献给了她热爱的纯朴的父老乡亲,献给了她钟爱的医疗事业。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她用自身蜡炬成灰的奉献,燃烧着炽烈的青春,谱写了一首人间大爱的赞歌。
谭晓琴是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人, 2005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该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医者仁心,她陪病患度过最后的岁月
仁达乡有一名村民,人到中年时查出身患胃癌晚期,在华西医院确诊后,回到家里治疗。由于救治无望,病人十分悲观,郁郁寡欢。家里人骑着摩托车来找谭医生,了解情况后,谭医生背起药箱坐上摩托车赶往仁达乡。一个多月里,谭医生每天乘摩托车到仁达乡给癌症病人输液,陪着病人聊天,把自己做的包子带给病人吃。在别人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一路陪伴,每一个白天的照料和夜里的牵挂,把素不相识铸成了生死不弃。
医者博爱,她把集体力量凝聚成关怀
当地农牧民群众不是很富裕,还常有个别家庭困难的农牧民来卫生院看病时没带够药费,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工作人员,谭医生深知当地农牧民的艰辛。她宁掏自己腰包、不少公家一分钱,经常为付不起医药费的贫困群众垫资付费。当副院长期间,谭医生发动全院职工集资捐款1000元作为 “爱心基金”,帮助前来就诊的贫困群众支付医疗费用。
在她查出罹患大病仍坚持在岗位工作的事迹在四川卫视等媒体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爱心人士主动捐款为谭晓琴治病,她总是一如既往的谢绝,实在没办法拒绝的,她将这笔爱心捐款存在一张卡里分文未动,她说:“我有工资,有医保,有比我更困难的人需要这笔钱。”
医者安康,她的朴素情怀感动乡里
2010年9月,年仅27岁的谭晓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罹患肺癌。人们怎么能相信,一个活泼快乐、不知疲倦的人竟身患癌症,善良的当地村民挂念谭医生的病情,自发转塔十万圈为她祈福平安。几年时间里,谭晓琴先后在省医院、华西等多家医院接受伽玛刀手术治疗及化疗。查出肺癌后,谭医生辞去了副院长职务,卫生局批准她请假安心治病休养,但她没有离开她所热爱的职业,在接受系统治疗病情稍微稳定后,谭晓琴主动请求回卫生院工作。当时村民们奔走相告,“我们放心的好‘门巴’回来了。”每天到卫生院找谭医生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下班或节假日在家休息时间里,不少村民也找上门来看病。
谭晓琴在2013—2014年被评为“医德标兵”,2015年荣获“四川好人——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提名”,2015年获得“四川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获得“十大感动甘孜最美好人”表彰,2016年获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