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携手共筑奔康路

甘孜日报    2017年06月15日

——广东省对口援建我州纪实

我州干部在广东省考察学习。

广东省援建项目——色达县泥朵乡“6+3”精品小学。

2016年甘孜州农村电子商务及投资促进培训班在康定市举行。

广东藏医企业来我州考察中藏医药产业

广东援建项目——乡城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68日,“圣洁甘孜·走进广东”投资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我州与广东企业成功签约将近81亿元。这在我州招商引资工作中屈指可数。此次投资推介在近年来广东省对口援建我州的各项建设中却只是“冰山一角”。

   2014年开始,广东省按照中央部署,对口支援我州。三年多以来,广东省本着高度的政治担当和深厚的民族情谊,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雄厚优势,坚持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产业援建和智力援建为两翼的总体思路,从教育、产业、就业、生态、人才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大力支援我州,为我州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与我州在旅游、农牧等领域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本网记者 刘小兵

   扶贫先扶智

   补齐教育短板

   今年3月,道孚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们搬入了位于县城新区的新校区,和旧城区边上老校区相比,新校区不仅面积更宽广、环境更幽静,运动场、篮球场也由以前水泥地面变成了塑胶地面,而且还配备有宽敞的食堂、宿舍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室。白玉县中学和金沙乡双语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们用上了智慧教育中心。在巴塘,由县人民小学改建的县第二幼儿即将投入使用。在九龙,湾坝片区寄宿制学校新建的3448平方米学生宿舍及配套设施已经竣工。在石渠,城区小学的4000平米运动场已完成硬化,新建的 2600平方米学生宿舍正在装修……我州农牧区教学实施的改善都离不开广东省的援助。

   教育兴,百业兴。广东省从我州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长治久安方面着力,将大力扶持教育发展作为援建我州的重要抓手,通过援助资金、结对帮扶、慈善捐助等方式,为我州农村学前教育、双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师人才培养等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两年多来,广东省先后安排资金3.06亿元,在我州实施教育援建项目64个,完工20个,惠及13.2万名适龄入学儿童;同时,还为我州培训教师队伍5.53万人次,协调有关单位及慈善组织捐助共1378万元。

一名老教师告诉记者:“在我州近年来大力推广信息教育和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广东省给予了我州无私的援助。”

   牵线搭桥

   找到致富“金钥匙”

   众所周知,我州海螺沟风景区今年2月正式升入5A景区行列,但是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海螺沟早就与广东开平立园景区结成了“姊妹景区”,并在同创5A景区的过程中,实现了软件资料上的取长补短和人才培训方面的交流。

   今年3月,我州正式启动“脱贫奔康百公里产业带建设项目”,中藏药业在其中占居重要地位,这是我州中藏药业发展条件不断优化的结果。而广东在这其中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去年4月,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吴育光带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代表团到我州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我州中藏药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同时与我州几家中藏药医院和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进而为我州中藏药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自20158月,“圣洁甘孜”系列农特产品营销专柜广东珠海店盛大开业以来,又有多个 “圣洁甘孜”专柜进驻广州、河源等多个城市。目前,上百种高原绿色农特产品走进广东,广东省亦成为甘孜旅游第三大客源市场。

   产业兴盛,群众才能富裕。广东从增强我州的造血功能出发,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支持我州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广东政企与我州在旅游业、现代农牧业、中藏药业、绿色食品、民族手工艺等领域都有了广泛合作,并为我州产业发展在商贸流通、特色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力促进了我州产业融合发展。

   倾情帮扶

   就业创业天地宽

   世界高城理塘县有着远近闻名的毛垭温泉,但是当地的温泉资源开发却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简易的温泉洗浴中心随处可见,但是有规模、上档次的却一家都没有。直到前年,该县出现了首家包含洗浴、游泳、健身、休闲、餐饮、棋牌等业务的综合性温泉山庄,该温泉品牌才得以打响。而这家投资上百万元的温泉山庄老板昂洛让竟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昂洛让选择做温泉酒店的原因,则得益于在县上组织的赴广东考察,广东先进的经营理念让他受到了启发,那次广东之行又为他找到了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现在,昂洛让的温泉山庄一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还吸纳了几名当地人就业,他自己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大学生创业者。谈起自己的成功,昂洛让直言:“这既要感谢甘孜政府的培育,又要感谢广东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近年来,我州众多赶着广东的“援建快车”实现创业或就业的人远不止昂洛让一个。道孚县格卡乡冻坡甲村贫困户邓珠泽荣家的大儿子松呷,因未上过学而一直找不到工作。前年年底,他通过参加广东在该县开展的餐饮技术培训成为了康定一家酒店的服务员。泸定县杵尼乡的张红,有大量的红樱桃,但是销路不畅长期困扰着她。去年,她通过广东在我州开办的“农村电子商务及投资促进培训班”找到了一条网销渠道,今年,她家的红樱桃很快就卖完了……

   经济结构单一、量小质弱,群众劳动技能低下、就业观念保守,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业、就业活力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州发展的一大瓶颈。为帮助我州打破这一瓶颈,广东省积极鼓励和引导我州劳动力前往广东省或回甘孜就业创业;同时,通过“带人到广东学”和“派人来甘孜教”的方式,大力为我州群众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三年多以来,广东省人社厅、商务厅、总工会、团省委等部门及广东对口联系市已为我州培训电商、企业管理、酒店服务、旅游经营、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技术人才3375人次。

   多措并举

   项目落地惠民生

    日前,记者在稻城县环林局采访时,该局森林防火专职副指挥长郭先剑告诉记者:“与广东来的专家交流后,才发现我们在环境监管水平上还有极大的差距。今年,我们实施的不少生态环境工程都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我州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保障生态安全也是广东援助我州的内容之一。三年多以来,广东从资金和技术层面为我州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合作和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几年前,理塘县20%的人都有肠胃病或胆结石。这其中的根源就在于饮水卫生条件太差。

   该县水务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供水设备和技术落后,以前该县的自来水大多取自地表水,牛、羊等牲畜粪便往往随雨水冲刷而流入取水源,而且自来水也无沉淀、消毒和净化过程。在农村和牧区,水源地周边的环境卫生状况更为糟糕。因此,群众患上肠胃病或胆结石的几率相当高。

   除了“用水不安全”,“用水不方便”也曾是理塘人的困扰。该县章纳乡居民翁姆告诉记者,过去她每天都要到离家一公里外的公用水桩挑水、背水,夏天时常淋成落汤鸡,冬天经常因为寒冷衣裤上结满冰疙瘩。因为取水不易,洗衣服也成了一大难题,背到水桩边时往往有许多人在排队,洗一遍衣服后时常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洗第二遍,运气不好停水了,只好把没洗完的衣服背回家,等到第二天水来了再去洗。

   “有水喝,喝干净水”,曾经是理塘人最大的梦想。可喜的是这一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在广东省的倾情关心和支持下,理塘县供水工程取水枢纽夺曲河水库工程2015年建成投用。理塘县城和多个乡镇的群众也因此用上了安全、便捷的生活用水。

    援建夺曲河水库工程,只是广东帮助我州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的举措之一。三年多以来,广东在基建、住房、医疗、农村交通、饮水安全、农技服务、邮电通讯保障、电视网覆盖等多个领域为我州提供援助。截至目前,广东省安排5234万元资金,实施藏区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居及农牧民住房建设项目21个,惠及2208户家庭,帮助藏区贫困残疾人群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安排1.29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小康示范村、美丽新村、乡村道路及桥梁等27个项目,农村村容村貌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安排资金1500万元支持3个县(市)分别建设供水工程,现已完成2个,解决了沿线地区干部群众的安全饮水尤其是冬季缺水的问题;安排2.12亿元资金,实施医疗卫生项目75个,实现全州325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极大地缓解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并为游客提供有力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

   人才援助

   培训交流齐发力

   近日,康定大学生创业者郭云笛又一次为自家的牦牛肉干产品更换了包装,并且推出了包括水果蛋糕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为什么已经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包装你要突然换掉?为什么你做的肉食加工,却突然跨行做起甜品?”面对记者的疑问,她解释道,这都源于前段时间到广东参加的一次创业人才培训。经过培训,她发现自己以前的包装在特色化、便捷化和人性化上方面都还有明显的不足;另外她在培训中发现了康定制作甜品的商机。郭云笛还告诉记者,通过改进,她的收入大大增加了。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但人才却是我州最稀缺的资源。广东省雪中送炭,将深化干部人才交流作为对口援建我州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双向挂职交流,向我州派送短期和非任职干部、人才,组织广东、甘孜两地医院、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利用广东高校为我州培养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对我州部分单位、群体进行远程培训等方式,为我州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年多以来,广东已为我州培训干部技术人才4500余人次、医技人才3183人次,对全州2061个村的村医进行轮训。

   记者从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获悉:目前,广东共援建我州的各类项目213个,其中103个已竣工,涉及援建资金7.75亿元,未来3年,广东还将援助我州6.9亿元,实施57个项目;同时,广东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对我州的支持也将持续深化。

   吃水不忘挖井人,甘孜人民更懂得感恩奋进。

   日前,州委书记刘成鸣,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率甘孜党政考察团到广州、深圳、东莞三市考察时指出,三年来,三市为我州不仅支援了资金,还援建了项目;不仅送来了人才,更带来了发展新理念。这些将永载藏汉民族团结的史册,将在甘孜各族群众心中树起巍巍丰碑,更将成为激励甘孜藏区感恩奋进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 上一篇:我州“圣洁甘孜”生态农特产品倍受青睐
  • 下一篇:宣讲走基层入脑更入心